地名:勐养镇 | 隶属:梁河县 |
行政代码:533122103 | 代码前6位:5331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692 | 邮政编码:679200 |
车牌代码:云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5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傣语“勐养”意为“鸳鸯坝地方”。据史料记载:隆庆四年就名勐养,隶西双版纳之版纳景洪。清嘉庆后车里宣慰使司曾一度驻此。
基本介绍:
勐养镇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 民族风情独特,被誉为“鱼米之乡”、“歌舞之乡”、“民族之乡”。勐养四季如春,阳光明媚, 白鹭成群,是一块无污染的净土。是一个傣族、汉族、景颇族、阿昌族聚居的多民族乡镇,全镇辖8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58个村民小组,3340户17210人,国土面积256.9平方公里,中型企业勐养糖厂建驻于我镇,拥有全州最大的国有林区一三岔河国有林场。林地面积达19万多亩,其中针叶林面积11万亩,林区建有一个松香厂,2003年林区群众交售松脂867吨,采脂收入130万余元。勐养镇有天然硫泉5处,水温高达85℃。横跨勐养镇的龙江,水能蕴藏量达8.1万千瓦,大型水电站弄令电站
荣誉排行: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勐养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927年,始设勐养区,属车里县。
1953年,为版纳勐养,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8年,置勐养区,属景洪县。
1969年,勐养区改为勐养公社。
1984年,勐养公社改称勐养区。
1988年,撤区置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芒轩”为傣语,“芒”为村,“轩”为缺水,即缺水的村子。因此地饮水困难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低洼处有池塘,相传池塘里有野鸭在此栖息,故名野鸭塘。…[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属南甸宣抚司小陇川。1912年属南甸宣抚司与梁河设治局共管第四区小陇川乡。1952年属梁河县芒东区勐养乡。1961年属勐养区芒回乡。1969年改为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芒蚌”傣语,即温泉村,“芒”意为村,“蚌”意为温泉。因原村旁有温泉(现温泉已消失),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属芒东区小陇川乡。1961年属勐养区芒蚌乡。1981年从芒蚌大队析出设邦盖大队。1984年改名邦盖乡。1988年2月改为邦盖行政村。2000年3月改…[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中营。清属南甸宣抚司小陇川。1912年属于南甸宣抚司与梁河设治局共管的小陇川乡。1950年属芒东区小陇川乡。1961年属勐养区芒轩乡。1972年从…[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25年属黄草山村。1949年前属陇川县邦角景颇族山官管辖。1950年属梁河第三区东山乡。1953年属芒东区东山乡。1961年属勐养区邦木乡。197…[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朝时期在此设过关卡,得名卡子。1984年得名,驻地卡子。清属南甸宣抚司东山隘。1912年属梁河设治局与南甸土司共管,隶属四维乡。1953年属梁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