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台乡 | 隶属:临翔区 |
行政代码:530902207 | 代码前6位:5309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3 | 邮政编码:677000 |
车牌代码:云S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9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因曾是通景谷县的要道,有马店驿站,又处山梁平台得名。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乡政府驻地距临沧城区44公里。全乡有9个村145个村民小组,6341户25028人,国土面积296平方公里,有耕地总面积36303亩。乡境内立体气候明显,最高点位于平河村大雪山,海拔3429米,最低点位于澜沧江边,海拔仅813米,年平均气温为22.8℃,年降雨量1400毫米。乡党委下设9个村党总支,1个机关支部,5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共有34个党组织,有党员725人。
1940年设马台乡,1950年设第五区,1955年更名马台区,1957年设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马台公社,1961年设区,1966年设东方红公社,1973年复置马台公社,1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马台乡为2025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AA级景区,萝卜山自然村位于临翔区马台乡全河村,自古以萝卜闻名,村庄北邻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接小道河水库,地处东环旅游线重要节点,辖区有草山,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生态资源丰富。萝卜雕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马台片区为东区。
1951年,为县辖第五区。
1958年10月,成立马台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区。
1987年11月,区改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马台,相传200年前,为沟通澜沧江两岸交通,曾设马台渡口,东岸西行的人、马,要爬又陡又长的山坡,待到达现金马台街本村民委员会驻地时,已人困又乏。后在此…[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6月归属第五区,称清河乡;1958年10月归属东风公社(马台),称清河管理区;1962年9月归属马台,称清河公社;1969年4月归属东方红公…[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琅琊,傣语。“琅(南)”:水;“琊”;跌;意为跌水及瀑布多的河流。本村民委员会原驻琅琊大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9月前称马台乡;1958年10月归属东风(马台)公社,称唐家寨管理区;1962年归属马台区,称唐家寨公社;1966年5月归属东方红(马台)公…[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4年归属第五区,称全河乡;1958年10月归属东风公社(马台),称全河管理区;1962年9月归属马台区,称全河公社;1966年5月归属前进(那杏…[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民委员会邻近那杏河旁,故名。1932年归属缅宁县第二区,称那杏乡;1950年6月归属第五区,称那杏乡;1955年12月归属马台区,称那杏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一条河流的平缓地段,故名。1954年归属第五区,称平河乡;1955年归属马台区,称平河管理区;1958年归属东风(马台)公社,称平河管理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糯,傣语。“南”:水;“糯”:龙潭。意为水多的龙潭。本村民委员会原驻南糯地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有一小块平地。1952年6月归属第五区,称平掌乡;1957年10月归属马台乡;1958年10月归属东风(马台)公社,称平掌管理区;1962年9月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