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孔镇 | 隶属:绿春县 |
行政代码:532531102 | 代码前6位:53253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625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84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牛孔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牛滚塘片区而得名;牛孔,即“牛洪”,哈尼语,是牛滚塘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神牛长期在点干俄(彝语)片区打滚,遂成一凹塘。
基本介绍:
牛孔乡位于我县西部,介于东经102°08’ 至102°21’,北纬23°01’至23°07’之间,东与大兴镇接壤,南邻骑马坝乡,西连墨江县坝溜乡,北隔尼马河与红河县架车乡相望。晋思公路由东向西横跨乡境,过境里程40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6公里。全乡属中山峡谷地貌,均为山地,海拔高低偏差大,降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有鲁珠坝、曼洛两个水库及一条河流(牛孔河),辖区河谷面积约2万亩,其中河坝面积4200多亩,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属山地季风气候。土地上壤以黄壤为主,兼有红壤、砖红壤。境内已查明的矿有金(金矿矿区面积有27.6平方公里)、锰、铅锌等。全乡国土面积405.1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22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后,属益州郡地。
东汉至南朝,先后为牂牁郡、兴古郡、梁水郡地。
唐朝时,属和蛮部地。
民国元年(1912年),属元江县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元江县第九区区公所驻治于此。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元江县骑马乡公所驻治于此。
1950年后,划属红河县。
1951年3月,设红河县骑马区临时街道办事处1955年4月,划属六村街道办事处后,在此设牛孔区(又名二区)。
1958年,绿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象征财富兴盛,故名。鑫盛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4月,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曼洛为土肥谷饱,意为肥土寨,村驻地土肥沃,谷物饱满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破为搬迁,瓦为阿的变音,指富裕,意为搬迁来后富裕起来,以佳言而得名破瓦。…[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阿东为刺竹林,意即刺竹林寨,村子周围刺竹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牛为水冬瓜树,巩为山梁,意为水冬瓜梁子寨,村座落于长满有水冬瓜树的山梁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者俄为深沟峡谷,意为深谷村,村址在深沟峡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依为水,期为冷,意为冷水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阿谷为归来,意为归来村,片村部分居民曾迁居他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摸东村是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牛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村子做落在地形似伸开的手掌的山梁上,而且是集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作播为花椒树,意为花椒寨,片村花椒树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族语,龙洞为“洛洞的变音”,意为河尾村,村座落于河的下游,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