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白镇 | 隶属:马关县 |
行政代码:532625101 | 代码前6位:5326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6 | 邮政编码:663700 |
车牌代码:云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99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马白镇最先居住侬人(壮族)多养白马,依语将白马译为汉语时倒称“马白”,遂以得名。
基本介绍:
马白镇位于马关县境中部偏东,东接南捞乡,南连都龙镇、夹寒箐镇和仁和镇,西邻大栗树乡,北靠坡脚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城,距省会昆明429千米,距州府文山54千米;全镇国土面积248平方千米,辖10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120个自然村220个村(居)民小组;居住有汉、壮、苗、彝、傣、布依等民族,年末总人口18108户68957人,其中少数民族26441人,占38.34%;农业人口39647人,占57.50%。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71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93亩。地形以山地为主,局部地区有低坝河谷,镇内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马白镇被确定为2023-2025年度“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壮族音乐舞蹈)。
文化旅游:
花枝格九龙口仙人洞古生物群化石采集点位于马关县马白镇花枝格村委会南面约3000米的仙人洞九龙口,年代为旧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花枝格九龙口仙人洞古生物群化石采集点为马关县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马白烈士陵园位于马关县马白镇海子边社区松毛寨村旁一山坡上,年代为195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马白烈士陵园为马关县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日期为1986年5月(第一批)。
马洒老人厅位于马关县马白镇,年代为清。马洒老人厅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关电影院位于马关县马白镇,年代为1967年。马关电影院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寿佛寺位于马关县马白镇,年代为清。文华寿佛寺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马白镇境域属进桑县。
东汉时期,属进乘县。
蜀汉时期,属兴古郡。
唐朝时期,为南诏的通海都督辖地。
宋朝时期,属大理国的最宁府矣尼迦部。
元朝初期,属南路总管府阿万户府舍资千户。
明朝时期,属云南布政使八寨长官司,元、明时期,均属龙氏土司领地。
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开化府。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平厅自开化府移衙至马白。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马关县中心区,是县总团局驻所。
民国二十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为里。1953年至1955年为乡。1956年至1957年为高级社。1958年至1959年为小公社。1960年至1961年为管理区。1962年…[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地原名烂泥塘,后有人居住,开街贸易,以吉利兴旺,取名兴隆。…[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为里。1953年为乡。1957年为高级社。1959年为大队。1966年为红星大队。1981年7月恢复塘子边大队。1984年为塘子边乡。198…[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地处于群众称海子的池塘边,得名海子边,社区居民委员会驻林海路上段。…[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等10个乡(镇),小河二村、坪子上、天生桥等236个村小组易地搬迁到园区安置。2018年11月2日经批复成立南山幸福社区居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成立乡。1959年与新寨乡、董亮合并统一成立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63年改为小公社。1969年恢复大队。1984年改为乡。1988…[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至1952年为行政村。1953年至1957年为乡政府。1958年至1961年为管理区。1962年至1963年为人民公社。1964年至1966…[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12年为雨波保董。1930年为雨波乡。1940年为雨波保。1950年为行政村。1952年为雨波农协会。1953年为雨波乡。1958年为雨波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行政村。1953年为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1年为大队。1962年为小公社。1969年为大队。1984年为乡。1988年至1999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行政村。1961年为大队。1962年为小公社。1969年至1984年为大队。1984年至1988年至为乡。1988年至1999年为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至1952年为行政村。1952年至1957年为乡。1958年至1960年为管理区。1961年为小公社。1962年为乡。1963年至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至1952年为行政村。1953年至1958年为乡。1959年至1960年为管理区。1961年至1962年为大队。1963至1968年为小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至1957年为方山乡政府。1958年至1962年为人民公社。1963年至1984年为生产大队。1985年至1986年为方山乡。1987年至1…[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行政村。1953年为乡。1956年为初级社。1959年为管理区。1962年为中公社。1970年为大队。1984年为乡。1988年至199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至1953年成立农席会。1955年改为乡。1958年至1960年为管理区。1961年至1964年为大队。1965至1973年革命委员会。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