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

地名:天保镇隶属麻栗坡县
行政代码:532624104代码前6位:532624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6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91.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4万人
人口密度:约8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天保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天保而得名。天保系壮语天”(听、偏)指坪,“保”指苦竹,意为长苦竹的坪子。

基本介绍:

天保镇位于县境南部,全镇辖南温河、分水岭、城子上、小寨、村民民居

八宋、天保6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有7个边境村寨。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等8种民族。2006年末全镇总户数3715户16600人(农业户3689户15846人),其中少数民族8388人,占总人口的51%,有耕地面积16753亩,其中田6212亩。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105万元,农业总产值4200万元,工业总产值3263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19万元。农民人均产粮449公斤,人均纯收入1506元。属中山河谷地貌,地势呈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579米,最低海拔107米,属中亚热带季风

+查看详细天保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天保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14年7月,天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老山战场原址--曼棍洞

老山战场原址--曼棍洞位于麻栗坡县天保镇,年代为近现代。老山战场原址--曼棍洞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天保镇境域,原为南温河乡。

1956年前,南温河乡属马关县。

1957年,划归麻栗坡县。

1958年,划归马关县。

1961年,复归麻栗坡县。

1971年至1983年,为南温河公社。

1984年,改南温河区。

1988年,改南温河乡。

2005年1月1日,改名天保乡。

2007年9月28日,改天保镇。

剑湖
船头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为“船到了停止的地方。”是国家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设立的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而得名船头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南温河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边,河水温热,故名。2012年4月成立南温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口岸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国家级天保口岸处,故名。2009年9月成立口岸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红光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国家级天保口岸与老山胜地居中,故名。…[详细]

天保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为坪,“保”为苦竹,因驻地位于多苦竹的山间小地坪上,故名。…[详细]

南温河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河边,南为水,温为热,温水河之意,故名。…[详细]

八宋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由八宋村公所更名为八宋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城子上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在此设防,筑围墙,抵御外来侵犯,为城池之意,故名。…[详细]

分水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由分水岭村公所改为分水岭村民委员会。…[详细]

小寨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农户较少,故名。2000年9月由小寨村公所更名为小寨村民委员会。…[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天保镇同名:

div class="headtop">以下地名与天保镇面积相当:
到天保镇必去著名景点
天保镇相关名人
天保镇特产与美食
天保镇民俗文化
麻栗坡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