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

地名:双龙营镇隶属丘北县
行政代码:532626103代码前6位:532626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6 邮政编码:663200
车牌代码:云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48.0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87万人
人口密度:约9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双龙营镇因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有两眼清澈见底的水潭而得名。

基本介绍:

双龙营镇位于丘北县中部偏东北,原名“足底”,因镇机关所在地有两眼清澈见底的龙潭而得名。双龙营镇由原双龙营乡和戈寒乡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648.09平方公里,距县城24.5公里,是文山州通往贵州兴义和云南曲靖等地区的必经之地。东连本县温浏乡,南接锦屏镇,西与曰者镇为界,北与师宗县毗邻。属珠江水系上游之一,为低纬度季风气候,境内具备南亚及南湿带5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18-20℃,年均降雨量900-1200毫米,海拔最高1951米,最底786米。全镇辖13个村民委161个自然村,2005年底,全镇总人口73687人,居住着汉、壮、苗、彝、白、瑶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3447人,占总人口的4

+查看详细双龙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双龙营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文化旅游:

双龙营文庙

双龙营文庙位于丘北县双龙营镇,年代为清。双龙营文庙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宣统三年(1911年),双龙营镇境域设北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第二区,辖双龙营镇和平山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清龙区双龙营镇。

1950年,清龙区改名第二区1958年,为乐园公社。

1959年,以公社机关驻地命名,改称双龙营公社。

1961年,设双龙营区。

1970年,复为双龙营公社。

1984年,恢复双龙营区。

1987年,撤区改双龙营乡。

2001年,双龙营乡改镇。

2005年,戈寒乡并入

+查看详细双龙营镇历史沿革>>

崇圣寺三塔
双龙营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双龙营,村中有两个龙潭、曾扎过营,故名。…[详细]

马者龙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九连山群峰拱翠,形似奔腾的骏马和飞龙,故名。…[详细]

普者黑村

普者黑村隶属丘北县双龙营镇,地处双龙营镇西边,距双龙营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省道),交通方便,距县丘北县城20公里。东邻马者龙…[详细]

太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一名名叫”糯诺“的人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得名太平。…[详细]

野猪塘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野猪常到此地一池塘里内洗澡得名。1962年,设野猪塘乡。1968年更名为野猪塘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野猪塘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更…[详细]

雄山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时期,有一部队为保护人民群众,在此山上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战争,为纪念英雄,得名雄山。…[详细]

普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普格,壮语意为坡脚,故名。1958年成立普格生产大队。1981年更名为普格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改为行政村。2000年8月1日改为普格村民委员…[详细]

文告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文告,壮语音译汉,壮语意为沟头,故名。…[详细]

戈寒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壮语音译汉,壮语意细松树脚。故得名。2000年8月1日得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亮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亮山,村旁山上岩石呈亮白色,故名。…[详细]

平坦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平坦,此村位于一个很平整的地方,故名。…[详细]

平龙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龙,因地处龙山旁边,且地形很平整,故名。…[详细]

矣则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矣则,彝语音译汉,彝语意为水边的村子,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双龙营镇面积相当:
到双龙营镇必去著名景点

双龙营镇相关名人

双龙营镇特产与美食
丘北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