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龙街道 | 隶属:通海县 |
行政代码:530423002 | 代码前6位:530423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7 | 邮政编码:652700 |
车牌代码:云F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1.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2个行政村 |
九龙街道“九龙”名称源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起意于“政通人和、风调雨顺、物丰民康”,有九龙坐镇之安稳。
基本介绍:
九龙街道办事处地处杞麓湖盆区西南部,位于东经 102°35′36"~102°43′09",北纬24°01′33"~24°08′55"之间,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宽11.2公里,南北长13.5公里,东与秀山街道办事处、里山乡相连;南与高大、石屏县交界;西与峨山的乐得旧、通海县河西镇连接;北与兴蒙乡、四街镇相连。办事处所在地,距县城8公里,地势平坦,拥有泥鳅沟公路和过境公路两条干道连接通玉公路和县城,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概貌 全街道国土面积81.31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0%,主要山脉有梅子箐山和老鸦水井山,是峨山、石屏两县的分界岭,马耳朵山、托盘山为境内山群,境内的碧溪河由
历史沿革:
清朝后期,九龙街道境域为通海县东南西北中区的西区,分为上下四营。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通海县8个乡镇中的金安乡和九龙镇。
1949年12月13日,通海解放,建立了8个乡(镇),当时九街镇大部辖区在金安乡、九龙镇。
1950年2月,金安乡、九龙镇合并成立第三区。
1958年10月,第三区改为金山公社。
1961年,划分为金山、九街2公社。
1962年8月,2个公社合并为通海县第三区。
1969年3月,改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年此地每月逢五、九日赶街。早年,此地旧历每旬逢五、九日赶街,故称九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村内周永泰家有一株梨树,结过帽子般大的梨,故名。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指白塔营、储家营、吴家营3个村子,义为“公正合宜”,寓意村子之间团结友爱;现社区居民委员驻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旁有河,常年流水,水碧如玉而得名“碧溪河”,村名便取用“碧溪”;现社区居民委员会驻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建于河流入湖口处(湖口俗称嘴)而得名大河嘴。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园通山”,习称“园山”,后“园”演变为“元”,且所辖各村多依山而居而得名“元山”。现社区居民委员会驻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河西县志载:明时赵云峰(梵语哈吒里)河西大村人,得异人传伏龙术,在京城伏龙其龙原有十头,掐去一头,携回藏潭中,至今有涌泉灌溉田亩,故名九龙池。社区居…[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块形状为圆形的田而得名“团田“,现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前有一个天然水塘而得名,现村委会驻水塘上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