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枢镇 | 隶属:泸西县 |
行政代码:532527101 | 代码前6位:532527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524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9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9个行政村 |
中枢镇因位于泸西县县境中心位置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中枢镇位于泸西县中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南与三塘乡相连,东北与白水镇接壤,北与金马镇毗邻,西与舞街铺镇相邻,南接逸圃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中枢镇是滇东南的古城镇之一,元初时是广西路的治所在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广西府的治所在地。明成化十七年(1478年)改土设流后,知府贺勋始筑土城,始有城池,称为广西府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广西直隶州的治所在地,称为州城,其行政区划为广西直隶州中乡。民国2年(1913年)为广西县的治所在地,称为县城。民国6年(1917年)改广西县为泸西县后,仍为中区。1949年2月5日泸西解放,称为中枢镇。1950年改乡为区,
文化旅游:
桃笑玄天阁位于泸西县中枢镇桃笑村委会桃笑村,年代为清代。桃笑玄天阁为红河州第八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元明清时,为路、府、州治所驻地。
清末,为一广西直隶州中乡。
民国二年(1913年),为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撤区建乡,改为中枢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泸西县解放,仍为中枢镇。
1958年,镇社合一,并入中枢公社。
1962年,从中枢公社分出,恢复中枢镇建制。
1970年,撤销镇建制,并入红星公社。
1972年,再次恢复中枢镇建制。
1987年9月,中枢镇与中枢区合并为中枢镇。
2005年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辖区内有主道长安路,寓意居民国泰安民、长治久安,故而得名长安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钟秀公园,故名。1963年中枢镇成立居委会,隶属于一居民委员会;1984年改为东段居民委员会,归民主办事处管理;2002年10月成立:钟秀社…[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辖区内有一座山,名为火焰山。2002年10月以前,名为东段居民委员会,2002年10月10日以后将原来的东段居民委员会打散设立焰山社区、钟秀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一条迎宾路,寓意:欢迎、热情、接待、服务周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彝语地名,“阿庐”古代彝族部落名称,阿庐社区辖区范围在阿庐大街片区,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泸东社区因位于泸西县县城东段,现居委会驻地泸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胜利,即人民推翻统治阶级,取得胜利之意。因居民委员会驻胜利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为纪念人民革命斗争,推翻了统治阶级,建立了新中华而得名“新华村”;现居民委员会驻新华村。…[详细]
民主社区隶属泸西县中枢镇,地处泸西县城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东邻新华村委会,南邻迎宾社区,西邻胜利村委会,北邻长安社区。辖钟秀、民主、富云、…[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由于烧瓦历史悠久,质量好而得名瓦窑村;原驻地瓦窑村,现居委会搬迁至泸秀路。…[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桃树较多,桃花盛开时,游人很多,有“桃花笑人”之感,故名桃笑村。因居委会驻地桃笑村。…[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彝语地名。龙指城,甸指宽阔平坦,另一说指有龙岛的坝子;现居民委员会驻龙甸村。…[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原建于文笔山石洞旁而得名,后迁现址仍用旧名。因村民委员会驻石洞村。…[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陆良寨迁至此地建村,称新寨。因居民委员会驻新寨村(后搬迁至神树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逸圃,彝语,逸:水,圃:庙,即水边有庙的地方,因居民委员会驻逸圃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糯布:彝语含意是杉树多的地方。因,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建有西华寺,寺旁建村,因寺取名。因。…[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立”:建立,“岗”,山旁,即建立于山旁之村。因村民委员会驻小立岗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阿勒系古代部族名称,即指阿勒一族最先在此建村生活。现。…[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子周围筑有土墙(栅子),当地称固堡,后讹化为“固白”;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兴:兴旺发达之意,堡:旧时筑有土城的军屯点。因村民委员会驻大兴堡村而得名大兴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意为“山脚下的地方”;现因村民委员会驻大挨来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阿”指发音词,“平”指夹白的土质,即此地土质呈灰白色;原。…[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既比”:地方,“租”:官,即土司下官的驻地。因村民委员会以前驻既比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