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潭镇 | 隶属:宣威市 |
行政代码:530381111 | 代码前6位:53038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4 | 邮政编码:655400 |
车牌代码:云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相传镇驻地原有一股缸口一般大的泉水流出,常年四季不会干枯,冬季泉水上边雾气腾腾,当地人称之为龙潭,故名。
基本介绍:
龙潭镇位于宣威市西北部,东南与倘塘镇、来宾镇接壤,南与西宁街道、西泽乡相邻,西连得禄乡,北接倘塘镇,镇政府驻地距市区32千米,326国道穿境而过。国土面积318平方千米。辖龙潭、新河、新启(民族村)、新茂、磨石、陆泉、大坡、放马坪、得基、茨德、新坪、业肥、营上、下格、上格、中岭子、-17个行政村、184个自然村、235个村民小组。年末有人口24375户69758人,其中男37390人、女32368人;汉族人口64596人、少数民族人口5162人;农业人口65642人、非农业人口411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19人。有耕地面积7403.1公顷,其中水田624.1公顷,旱
文化旅游:
渣格文阁位于宣威市龙潭镇上格村委会上格完小校园东南角。建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8平方米。文阁建于高约0.3米的方形青石台基上,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砖木结构。青瓦屋面,设宝顶,共3层。建筑平面布局
历史沿革:
民国六年(1918年),属西北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龙潭乡。
1949年,属宣威新五区。
1950年3月,为宣威第十区。
1956年,改名龙潭区。
1958年10月,撤销龙潭区,成立龙潭公社和放马坪公社。
1961年8月,2公社合并为龙潭区。
1970年2月,改龙潭公社。
1984年2月,改龙潭区。
1984年5月,龙潭区划分为龙潭、得禄2区。
1987年10月,改龙潭乡。
2001年5月,撤乡设龙潭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北面0.5公里的半山坡上有一泉水,引以灌田,人称龙潭田,后简称龙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为“尼飞”,其含义是羊干石,汉字记为业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破旧立新之意,故名。1949年前属龙潭乡;1950年至1952年属得禄区业肥乡;1953年至1957年属十区业肥乡;1958年至1960年属龙潭公…[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茨得”属彝语,含义为:较宽的放牛之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得基村,彝语“得基”,“得”指宽,“基”指铜,含义是有铜矿的小坝子。驻地范家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过去村旁山坳内有块草坪,常有人在此放马。驻地备开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种粗沙石,磨刀较好,故名。1949年前属倘塘区;1950年至1952年属倘塘区磨石乡;1953年至1957年属龙潭公社磨石管理区;1958年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龙潭乡;1950年至1952年属得禄区大坡乡;1953年至1957年属十区大坡乡;1958年至1960年属龙潭公社陆泉管理区;1961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龙潭东面的大山坡上,故名。1949年前属龙潭乡;1950年至1952年属得禄区大坡乡;1953年至1957年属十区大坡乡;1958年至1960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当地修改河床,挖去8个山嘴,改名为新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新启是解放后取的名,意为新中国成立,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驻地大营上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茂,意为新中国成立,生产发展,粮食丰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打乌”属彝语,意为老鹰多之地,故名。1949年前属西泽乡;1950年至1952年属得禄区渣格乡;1953年至1957年属十区法古乡;1958年至19…[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下渣格”,彝语,“渣”指绳,“格”指箐,意为用箐藤子做绳,简称下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上渣格”,彝语,“渣”指绳,“格”指箐,意为用箐藤子做绳,简称上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两条河中间一条山岭上,故名。1949年前属龙潭乡;1950年至1952年属得禄区龙潭乡;1953年至1957年属十区龙潭乡;1958年至1960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营上村,过去为防匪患,曾在此筑营,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