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口镇 | 隶属:寻甸县 |
行政代码:530129107 | 代码前6位:530129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1 | 邮政编码:655200 |
车牌代码:云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河口镇因地处牛栏江坝区进入深山峡谷之口,俗称“大河口”,故名。
基本介绍: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建东风公社,1961年改河口区,1987年设河口乡。位于县境东北、牛栏江西岸。面积440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鲁冲、小街、营河、鲁撒格、化桃箐、海嘎、白石岩、双龙、撒米罗、水冒天、沙谷渡、米德长、十甲、黑箐、北大营、糯基16个行政村。有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烤烟。境内北部2.5公里处有一溶洞,景观秀丽奇美。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河口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明清朝时,属乞曲里、甸头里、宣化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吉龙乡。
1950年,为一区。
1958年,属河口公社。
1962年,为河口区。
1966年,称东风公社。
1984年,改为河口区。
1988年,改为河口乡。
2009年7月,由河口乡改为河口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由旧营、河口两村合称营河。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银河乡;1954年属寻甸一区营河乡,区人民政府驻地由道院村迁驻旧营;19…[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鲁冲”为彝语音译汉,意为像城市一样的村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2年属寻甸一区小街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小街管理区;1961年属云河公社小街生产大队;1962年属河口区营河公…[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鲁洒格”为彝语音译汉,意为杏树多、像城一样的村,后谐音为今名;驻地鲁撒格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生长一种高大乔木化桃树,且多成林、成荫,得名化桃箐。…[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嘿嘎”彝语音译汉,意为海上边的村子,后语化为“海嘎”。…[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白石岩乡;1952年属寻甸六区白石岩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白石岩管理区;1961年属撒米罗公社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有两个龙潭。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撒米罗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双龙管理区;1961年属撒米罗公社双龙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撒米落”为彝语音译汉,意为核桃树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撒米罗乡;1952年属寻甸一区鲁纳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鲁纳管理区;1961年属撒米罗公社鲁纳、…[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牛栏江两岸,大、小村有渡口,沙石较多,原名“沙过渡”,后演变为“沙谷渡”。…[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称“密德卡”,为彝语音译汉,意为地埂上边的村,后谐音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分属甸头里十甲、乞曲里十甲而得名,以前村委会辖十甲。…[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十甲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米德卡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黑箐、那石岗管理区;1961年属石甲甲公社黑箐、那石岗生产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十甲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米德卡乡;1952年属寻甸一区北大营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糯咩哨管理区;1960年属河口公社糯咩…[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2月属寻甸一区河口乡;1951年属寻甸一区糯基乡;1959年属河口公社青麦地管理区;1960年属河口公社糯基管理区;1961年属云河公社糯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