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杉阳镇 | 隶属:永平县 |
行政代码:532928102 | 代码前6位:532928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26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2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杉阳古称“杉木和”,土语“和”为坡,意即有杉树的山坡,又因地处山的阳坡,故名杉阳。
基本介绍:
杉阳镇位于永平县西南,东接厂街,南与水泄相连,西与保山市隆阳区隔澜沧相望,北同博南镇山水相连。国土面积422.1平方公里,辖杉阳、仁寿、兴隆、小寨、岩洞、阿海寨、普棚、永和、盘龙、抱龙、松坡、金河12个村民委员会,252个村民小组,人口41359人,居住着汉、白、回、苗、傈僳等16个民族,有耕地30265亩,其中水田12576亩,旱地17689亩,是永平的人口大镇和粮食主产区之一。 “十六”大以来,杉阳镇历届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三观”,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进取,围绕“抓生态,打基础,辟财源,促增收,不拘一格求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荣誉排行:
2024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杉阳镇为2024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24年3月,杉阳镇入选2024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4年7月,杉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龙台弥陀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仁寿村民委员会龙台自然村,始建年代不祥,仅知毁于兵变,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建,为坐西南向东北布局。全寺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民
杉阳西山遗址位于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街尾巴西山余脉(蟒蛇山),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上采集到石刀、石斧、陶片。从剖面上看,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0.2—2米不等。分布范围自杉阳西山寺脚至
江顶寺门楼遗址 位于杉阳镇岩洞村民委员会湾子自然村江顶寺,据永昌府志载,江顶寺始建于明代,坐东北向西南,为中轴对称式建筑格局,由大殿、天王殿、山门、茶室组成,在茶室与山门之间的驿道上建南北门
大坝田土主庙遗址位于永平县杉阳镇杉阳村民委员会大坝田自然村,始建于南诏—大理国时期,为坐北向南布局,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有庙基址共两台。在遗址内采集到有字筒瓦及残砖,其中一块保存基本完好,
江顶寺和尚塔位于杉阳镇岩洞村民委员会湾子自然村江顶寺东300米,始建于大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民国十八年(1929)。塔坐南向北排布,分布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平方米。主塔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保山县(今隆阳区),为“摆夷”世居地。
民国元年(1912年)前,属永昌府,设有杉木和巡检分防守御。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划入永平县,称杉阳厅,设佐理县知事管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现杉阳镇划分为杉阳、永和2镇。
1950年,永平县成立后,设杉阳区。
1987年,再次分为杉阳、永和2乡。
2000年10月,由杉阳乡改为杉阳镇。
2005年12月,撤销永和乡,归并杉阳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杉阳史称“杉木和”,为南诏蛮的夷语。杉树,夷语为“杉木”,山坡,夷语为“和“,意为长有杉树的山坡之意。因杉树长于山之阳坡,所以也称“杉阳”,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历史上有马帮在此食宿,盖了几间茅棚,而得名普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曾是一片湖泊,远处看像一片大海,水干后在此建寨子,而得名阿海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山上石灰岩较多,有溶洞而得名岩洞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九年,本村属杉阳镇第二保。1950年1月改为第二区公所第二行政村仁寿,1952年改为第二区公所仁寿乡,1958年改为杉阳人民公社仁寿管理区,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9年7月份自小寨村分离出来,寓意以兴隆旺盛,而取名兴隆。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二十九年,本村隶属永和镇第六保,1951年1月设第二区公所第五行政村小寨村,1952年设第二区小寨乡,1958年改为杉阳人民公社小寨管理区,196…[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和的得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因当时居住的人民当时受到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影响,生活条件十分困苦,望日子永远和谐平安,而得名永和;第二种因此村与杉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旁的一条河流发源地在金光寺脚下的金箐河,且河中产沙金,因此命名为金河。…[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松坡因该地松树多而得名松坡,村民委员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坐落在盘龙山,故名。民国二十九年,属永和镇第三保,时名为蟠龙。1952年改为第三区盘龙乡,1958年改为杉阳人民公社盘龙管理区,1962年改为杉…[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抱龙有一个出水很大的地方,名叫祭龙处,祭龙处有两座山环抱,一座山叫龙头山,另一座山叫凤凰山,两山环抱一条龙,因此取名叫抱龙。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