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客地方分类名录网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

地名:曼来镇隶属元江县
行政代码:530428104代码前6位:530428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7 邮政编码:653300
车牌代码:云F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2.3万人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曼来”,傣语,是“曼盾来”的变音,“曼”:村,“来”:黄秧树,即黄秧树村,以旧时村边黄秧树多得名。

基本介绍:

曼来镇(由原来的东峨镇、羊岔街乡两个乡镇及红光农场合并)位于元江县西北,东与甘庄街道办事处以江为界,隔江相望,南连澧江街道办事处,西至大风垭口金矿与墨江县联珠镇接壤,北与新平县漠沙镇、建兴乡两乡镇一衣带水。辖区内即有沟壑相间的山区、又有一马平川的坝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坝结合乡镇,恰似整个元江县的缩影。

具有丰富的人力和民族文化资源 全镇下辖曼莱(社区)、农场田、东峨、大田房、新光、红旗、南溪、旦弓、韩家寨、阿龙甫、平昌、团田12个村委会(社区);曼莱、农场田、南溪、土哈等120个自然村,125个村民小组。辖区境内生活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众多民族,总户数为8079户,总人口31

+查看详细曼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曼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2011年8月,撤销原东峨镇、羊岔街乡,合并设立曼来镇,红光农场并入曼来镇。

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曼来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曼来,是“曼盾来”的变音,“曼”:村,“来”:黄秧树,即黄秧树村,因旧时黄秧树多,故名。驻地曼来。…[详细]

红光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省、地、县下放干部劳动锻炼而设立”红光农场“,取”又红又专、前途光明“之意,名”红光。驻地红光盛兴。…[详细]

东峨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峨”为傣语,是“夺峨”的变音,“夺”:坝子,“峨”:芦苇,即芦苇坝子,因旧时芦苇生长繁茂。村委会驻东峨,故名。…[详细]

农场田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场田“,因解放前有国民党退伍某营长在此开办私农场得名,有上、中、下之分。驻地农场田上寨。…[详细]

大田房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田房,因田房边田大得名,故名。解放初属鱼塘乡,1958年归红光农场代管,1962年从农场划出属板桥小公社,1970年为大田房大队,属羊岔街公社,19…[详细]

新光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光”,旧时为彝族施性土司官家田房,称“施官田房”,后演变为“施光田房”——“新光田房”——“新光”,故名。…[详细]

红旗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红旗田村,红旗田,原为“白吃田“,指住地的田和水沟旧时被武山村某姓所霸占,村人讽喻此田和水沟为“白吃田“,后演变为”白旗田“,1958年更名为…[详细]

阿龙浦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委员会原驻地阿龙浦。阿龙浦,得名于清朝乾隆后期,具体起始时间据史无可考,历史沿用至今。解放前属武山镇,1950年以后属第二区武山乡,1978年武山…[详细]

平昌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昌“,原名“平掌”,1951年村中有识者认为:“掌”即手掌、意狭,遂改“平昌”,取太平昌盛之意,故名。…[详细]

南溪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溪,原名:“大卡萨”,1936年,改名“南溪”,因位于南溪河边,故名。驻地南溪上寨。…[详细]

团田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田”:以旧时住在有田环绕的山垴上得名,后迁往团田村现址。驻地火烧寨。…[详细]

旦弓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旦弓”哈尼语:意为起伏的山峦,故名。起始时间据史无可考,历史沿用至今。解放前属崇善乡(涂迹费赜弥两瘛=夥徘笆舫缟葡纾ㄍ吣桑夥藕笫敉吣上纾?952年设拉史乡,属第二区,1958…[详细]

韩家寨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原驻韩家寨,“韩家寨”,因旧时韩姓首居得名。村委会驻地茅草地,故名。…[详细]

到曼来镇必去著名景点

曼来镇相关名人

曼来镇特产与美食
曼来镇民俗文化
元江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