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岗岭回族彝族乡 | 隶属:昭阳区 |
行政代码:530602206 | 代码前6位:5306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0 | 邮政编码:657000 |
车牌代码:云C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青岗岭村得名。
基本介绍:
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建于1988年,位于昭阳区北部,距昭通城23公里。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12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706人,居住着汉、回、彝、苗、哈尼五种民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青岗岭乡环境幽美,资源丰富,交通方便,213国道和昭麻高等级公路从我乡纵穿而过。洒渔大河从南至北穿过境内,该河段上有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昭阳八景”之一──洒渔烟柳;全乡森林覆盖率34%,植被保护较好,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为养殖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各族群众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全乡养殖业已初见规模。青岗岭乡储藏有大量的优质无烟煤和褐铁矿,分布在“昭麻公路”和213国道沿线的乐德古、白沙、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1988年8月,从原靖安区划出6行政村,加原洒,渔区划出的乐德古行政村组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原是一茂密青岗树山林,村居山下,得名青岗岭。村委会驻青岗岭。…[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土质多为白沙泥,得名白沙。1950年为靖安区五村;1951年为靖安区第五乡;1958年金瓜、白沙合并为金沙管理区;1963年属靖安公社,称白沙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境内1956年新建了一座石桥,得名新桥。村委会驻大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乐德古“为彝语“诺德古”的谐音,意为智者居住的地,故而得名乐德古。…[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年间,此地曾扎营自卫,得名大营。1951年为靖安区七村;1953年属靖安区,称大营乡;1958年属靖安人民公社,称大营管理区;1962年属靖安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沈姓人家曾居于山沟内,得名沈家沟。1984年前属金瓜乡辖;1984年春从金瓜乡划出,为沈家沟乡;1988年属青岗岭回族彝族乡,称沈家沟行政村;200…[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为清朝时期李姓土司派人经管之地,谐音金瓜,得名金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