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善贤社区
地名:善贤社区 | 隶属:上塘街道 |
行政代码:330105008058 | 代码前6位:330105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1 | 邮政编码:310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浙A | 行政级别:社区 |
善贤社区,以其社区内的善贤坝而名。村东原有一堰坝,民国年间,此地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外地货运到此,必遭敲诈勒索。人称:“船过三十六坝头,难过杭州隽堰头”,村风不佳。1940年,当地医生陈子宏提出将“隽堰”改为“善贤”,劝村民善良贤德。遂名善贤坝。
荣誉排行:
2020年1月,浙江省2019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名单发布,善贤社区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古老而旖旎的上塘河,育孕着两岸一代又一代善良而勤劳的百姓。在上塘河畔,有一社区名“善贤”,依水而建,因河而兴。社区所辖面积0.7平方公里,东至皋亭坝,南至上塘河,西至沈塘湾,北至蔡马,现有常住居民254户。2000年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有党员55人。
善地,贤者居,善贤之地,润福一方。沿河而行,有许多以坝命名的地方,而善贤坝正是其中之一,她见证了善贤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
史载,公元前210年,始皇(秦)发囚徒十万,治陵水道,通浙江。南宋建都临安,上塘河便成为水路运输要途,是盐官县治通往临安京畿的纽带和黄金水道,由于运河水位比上塘河水位低了一米多,因此在两条河接驳处修筑
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为皋亭乡善贤行政村,1956年为瓜山乡善贤农业合作,1958年为浙麻公社善贤生产队,后属四维公社瓜山管理区,1961年为上塘公社善贤大队,1966年更名为立新大队,1981年10月更名为善贤大队,1985年1月更名为善贤村委会。
2001年1月撤消善贤行政村,建立善贤居民区。
2002年4月撤消善贤居民区,建立善贤社区居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善贤社区附近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区)、杭州凤凰寺、新天地活力街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香积寺、富义仓等旅游景点,有杭州丝绸、张小泉剪刀、南宋定胜糕、糖桂花、王星记扇子、杭州刺绣等特产,有王星记扇子、农历二十四节气(半山立夏习俗)、余杭滚灯、西湖绸伞制作技艺、萧山花边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