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均乡 | 隶属:景宁县 |
行政代码:331127201 | 代码前6位:331127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8 | 邮政编码:323000 |
车牌代码:浙K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8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00人 |
人口密度:约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据《均川李宗氏谱原序》称,始祖自唐末五季之乱期间(907年至960年)徙此而居。已历千余年。其村名取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之;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论述而用之。俗说又以该村背倚龙岗,三面临水,形同半月,左右均称,故名。
基本介绍:
大均乡位于县城西南,东经119°33′,北纬27°57′,距县城12Km,地处瓯江上游支流小溪溪谷地带,整个地势有“两山夹一水”之称,属县中部低山粮、菜、果、畜、药综合农业区,平均海拔170米,其境有景庆公路穿越而过,另有水路可通,帆船、木排、飘筏、交通便利。全乡辖9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共辖面积8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99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3%,乡人民政府驻大均村。
一、资源情况
乡域内山峦叠嶂,山区农林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1、农林资源。全乡耕地面积3908亩,林业用地面积11095亩,人均25.1亩,产竹、木、毛棕、茶叶、香菇、药材和柑桔,其中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大均乡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大均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均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该景区位于距县城13公里的大均乡政府所在地大均村,是浙江省景宁县生态示范点,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一千多年来始弹簧是瓯江支流小溪
这里也有畲族风情表演,650元一场,同样不接待散客。此外,这里还有“观音阁漂流”。观音阁位于大均村西,危崖腾空而起,阁前绝壁下是一碧如镜的大均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漂全程45元/人,半程
大赤坑桥位于景宁县大均乡大赤坑自然村东北侧,跨大赤坑溪。该桥地处景宁至龙泉方向古水陆要冲,因水患,自古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晚清“景宁七子”大均人李瑞阳倡建,民国十二年(1923)建成,初称“
大均浮伞祠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大均乡大均行政村大均村村尾偏西北侧,年代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类别为古建筑。文物构成:庙宇一处(门厅、戏台、正殿、东厢房、西厢房)。为景宁县第七
大均摩崖石刻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大均乡大均行政村大均村观音崖下侧峭壁,年代为不详,类别为摩崖石刻。文物构成:石刻多处(岸边石壁岩体上)。为景宁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属三都,民国属第一区。
1951年析置新亭乡;1952年析置伏叶、泉坑乡。
1956年诸乡复并为大均乡,均属城关区。
1958年为大均管理区,属红星人民公社。
1961年改建大均人民公社,属城郊区。
1984年改建大均畲族乡。
1986年11月,复称大均乡。
1991年7月,赤梅村民委员会析置梅山、大赤坑2个村民委员会。
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设大均乡。
大均乡大均村位于景宁县城西南13公里处,也是乡政府驻地。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共3个村民小组,135户336人。大均村镇龙古街享有“浙江的芙蓉镇”…[详细]
泉坑村紧邻庆景青公路,与乡政府驻地大均村以小溪为界,与“畲乡之窗”国家4A景区相包融,县重点农民转移工程水碓洋小区规划在村内,交通条件较好,竹林资源较…[详细]
大均乡新庄村,取新亭、派庄首尾之字组合成名,驻地新亭。1951年建新亭行政村,属新亭乡。1956年夏属大均乡。1958年为新庄生产队,属大均管理区。1…[详细]
大均乡李宝村于2013年开始创建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近几年来以“魅力畲寨”的理念指导规划,紧紧抓住“风情畲寨”的定位,注重挖掘村落的文化底蕴,积极推进农…[详细]
伏叶村地处瓯江小溪上游,位于景宁县城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紧邻“畲乡之窗”国家AAAA景区,是我县唯一的省级特色农家乐示范村。伏叶村村多人散,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