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剑池街道 | 隶属:龙泉市 |
行政代码:331181003 | 代码前6位:331181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8 | 邮政编码:323000 |
车牌代码:浙K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3个行政村 |
因辖境内有“剑池湖”而得名,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以湖取名。
基本介绍:
剑池街道位于瓯江上游市区龙泉溪南岸,东与龙渊街道接壤,南与塔石、兰巨乡毗邻,西与兰巨乡、西街街道交界,北与龙渊、西街街道隔溪相望。丽浦线及规划建设中的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从沿线10个行政村由东到西穿境而过,街道东部有大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有剑川大道和高科技竹产业生产项目,西部有规划建设中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松溪弄大道,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92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22个市属部门(单位);有耕地面积8837亩,山林面积32974亩;总户数7969户,总人口24826人,其中居民人口3116户,10185人;2003年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剑池街道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1914年设城区,1922年分设8个镇,1927年设置中正、东升、西平、河南镇,1940年改设东升、西新镇,1946年改名为中正镇。
1949年5月13日龙泉解放后改名为升平镇,1953年更名为城关镇,1961年为城关镇公社,1984年改名为龙渊镇。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时,将原城郊区的宏山、白云、新民、大沙、凤鸣5个乡划入龙渊镇辖区。
2002年2月,撤销龙渊镇建制,原行政区域改由龙泉市政府直辖
剑池街道水南社区坐落在龙泉溪以南,东达大沙麻车岭,南至“回归工程”工业园,西以公园南路为界,北沿龙泉溪。社区成立于2002年,现有总户数4478户15…[详细]
南秦社区位于龙泉市区南部,东至公园路,西到环城西路,南达南山下,北沿龙泉溪,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住房4027户,总人口数11889人,其中:居…[详细]
南大洋社区是龙泉市的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东至环城西路、南至回归工程,西至兰巨交界,北至龙泉溪,社区内有住户2376户,7388人,其中居民1021户、…[详细]
大沙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2年11月20日,大沙社区是龙泉市的一个城乡结合部社区,东起塔石隧道洞口,西至棋盘山路,南接53省道,北邻龙泉溪,占地面积约…[详细]
棋盘山社区:四至范围东至龙泉溪至崇仁寺西边围墙至孔子书院至棋盘山南山脚至高速公路连接线,南至大毛亭加油站至叶户至高速公路,西至剑川大道至剑池东路至棋盘…[详细]
青瓷苑社区:四至范围东至剑川大道,南至G25高速公路至龙窑路,西至龙福路,北至广源街。社区地址位于创业大道168号。…[详细]
周际村地处龙泉市剑池大道与53省道交汇及丽龙高速公路出口处,与市区相毗邻,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270户,总人口1000多户,分11个村民小组,…[详细]
松溪弄社区:四至范围东至龙窑路至青瓷路至松溪弄水库东岸至火车站连接线,南至茶坦康庄大道西起点至火车站连接线,西至剑池西路与53省道交界点至茶坦康庄大道…[详细]
秦溪社区:四至范围东至公园路,南至剑池西路,西至环城西路,北至龙泉溪。…[详细]
望江社区:四至范围东至瓯江花园东面山脚(含武潭自然村、石退自然村),南至曾家街至大沙一路至瓯江花园二期靠北道路,西至后沙路,北至龙泉溪。社区地址位于大…[详细]
芳野社区:四至范围东至山沿,南至山沿,西至得道路至浙大路至求是路至银杏大道与环城南路交界,北至插坑垄以北山脚直至张仁街至后沙路至高速公路。社区地址位于…[详细]
江南社区:四至范围东至林岭线至山脚一带(含和垄自然村),南至高速公路,西至后沙路至林岭线至张仁街再至后沙路,北至曾家街至大沙一路至瓯江花园二期靠北道路…[详细]
七星井社区:四至范围东至龙福路,南至龙窑路至53省道,西至剑池西路,北至剑池西路。社区地址位于客运中心北区副楼5至7号。…[详细]
宏山村是本市剑池街道所属的一个行政村,离城区约3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分布于6个自然村,在2010年被市里列为旧村改造项目,通过分…[详细]
剑池街道茶坦村位于城市规划区西南侧,东与周际村为邻,南靠山里村,西临宏山村,北贴松溪弄村,距城区5公里,离54省道3.3公里,规划中的环城路西南支线绕…[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驻地得名。2005年新建村取名。宏阳村是2005年新建立的移民村,村址原是耕地,因移民而新建立村社,新建时叫炉田安置点,2005年12月29日移民正…[详细]
石退村、武潭村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石武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