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

地名:藤桥镇隶属鹿城区
行政代码:330302102代码前6位:330302
行政区域:浙江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000
车牌代码:浙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万人
人口密度:约45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3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戍浦江上自明朝始建由桥梁,以编竹为桥,竹软如藤,称藤桥,镇以桥名。

基本介绍:

1949年称南雅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分称藤桥、南雅乡,1984年藤桥乡改镇,1992年南雅乡并入藤桥镇。位于区境西北部。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5万。温州到泽雅公路纵贯镇境,设有车站,有支线1条通岙底,戍浦江可候潮通航。辖藤桥居委会和樟村、金马、油岙、石垟、陈良、林山、南岸、石埠、新村、北岸、垟岸、下庄、埭与、底垟、底山根、后垟、上寺西、戈恬、大塘、坑古、雅漾、上埠头、桥上、潮济、大潭、天长26个村委会。工业以服装、鞋类为最,次有电器、化工、五金、标准件、塑料制品等行业。农业以种植粮油为主,有柑橘等瓜果。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藤桥镇位列第91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藤桥镇位列第890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藤桥镇上榜。

2022年12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名单,藤桥镇上榜。

2022年8月,藤桥镇入选为2025年度温州市水美乡镇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藤桥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2月,藤桥镇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

2021年12月,藤桥镇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文化强镇(街道)

2021年10月,藤桥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928位。

+查看更多藤桥镇荣誉与相关排名>>

文化旅游:

曹湾山遗址

曹湾山遗址,别名为老鼠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湾山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

南雅桥

南雅桥。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上埠头村,始建于清晚期,1948年重修。该桥东西横跨戌浦江,为11孔梁柱式石桥,用花岗岩建造;全长48.6米,宽1.2米。桥身平直,各孔平铺3根桥面板。桥墩以2根方形

田塘头革命遗址

田塘头革命遗址位于岙底乡田塘头村中部,至今尚存红十三军活动旧址和永嘉临时县委活动旧址。红十三军活动旧址建筑依山而建,原为五开间二层悬山石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通面宽17.9米

王沛墓

王沛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上戍乡枫林岙村西北部山的西侧山腰。由于地势地基下陷,现墓室位置不详。根据放生池及石像生的位置,大致能判断墓室坐东朝西。西侧有放生池一口,略呈圆形。放生池两侧约16

寺前桥

寺前桥位于位于鹿城区藤桥镇寺前村,建于南宋,南北走向,跨戍浦江。因坐落龙泉寺前,故名。桥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33.3米,桥面宽3.9米。各孔桥面均并排直铺桥板梁石五条。桥梁两侧分别直书阴刻“

+查看更多藤桥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今藤桥镇辖原藤桥镇、岙底乡、上戍乡、南雅乡境。

原藤桥镇明清时属永嘉县泰清乡二十五都。

1949年5月建立藤桥乡,属永嘉县。

1984年8月改乡为镇。

1992年2月为瓯海区建制镇,藤桥区公所驻地。

2001年9月划入鹿城区。

2015年8月15日,政区调整设立至今。

松台山景区
藤桥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地居民分布在藤桥南北两岸,故名。2001年8月,鹿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时设立一直延续至今。…[详细]

油岙村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以榨油为主要副业,故名油岙。…[详细]

石垟村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时村民始建由徐宅迁此定居。为不忘原籍,取村名徐垟,后依方言谐音变为石垟。…[详细]

南岸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处戍浦江南岸,故名。解放初称坑头村,属藤桥乡。1961年改称南岸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58年称坑头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83年而定今名,属…[详细]

石埠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南首戍浦江边有一石头埠头,村以埠名。…[详细]

垟岸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在戍浦江西岸平原田垟地带,故名垟岸。…[详细]

后垟村

后垟村有233户,共918人,耕地面积420亩,主种水稻。 系平原水网地区。 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人均收入6576元。 概况入6576元。…[详细]

上寺西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地处龙泉寺西面(上首)得名。解放初称南岸村,属藤桥乡。1958年称寺西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称寺西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82年更名上寺…[详细]

雅漾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雅漾石板桥以东(下方),故名。1958年称雅漾生产队,属南雅管理区。1961年称雅漾生产大队,属南雅公社。1983年而定今名,属南雅乡。1992…[详细]

上埠头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戍浦江畔有埠头,较至北岸村下埠头位置居上,故名上埠头。…[详细]

潮济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戍浦江上游东西两岸,以瓯江潮水上涨至此而得名。…[详细]

大潭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杜”、“渡”、“大”方言同音,为正名而改称大潭。…[详细]

上桥村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上桥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称上桥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详细]

下岸村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北部和外垟村隔江相望,西南和戴宅接壤,因地处戍浦江南岸(下岸)得名。…[详细]

外垟村

区划代码:~25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位于上戍乡东北部,地处戍浦江口处,又是上戍乡边缘地带,故名称外垟。…[详细]

潮埠村

潮埠村三面环山,山上林木茂盛,水源涵养极好,从各小溪汇聚的山泉水从荫溪穿村而过,常年奔流不息。荫溪两岸各种大树遮天蔽日,每到夏季炎热天气,老人们坐在荫…[详细]

竹桥村

区划代码:~26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咸丰三年(1853)瓯江上游两岸遭洪水冲湮,落水者漂流到此,耕地为生,并用茅竹在村西架桥,俗称竹桥,村以此得名。…[详细]

西湾村

区划代码:~26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辖地西山下、湾底组合得名。解放初属戍浦乡的西山下、湾底两村。1950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合并称西湾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详细]

戴宅村

区划代码:~26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朝崇祯甲申,清兵南下,嵇师一戴姓富户为避兵乱来此隐居,乏嗣,收当地夏姓人为子,后人口繁衍,发展成村,称戴宅。…[详细]

支岙村

区划代码:~27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嘉靖年间,乐清支姓人避倭迁此定居、发族,改名“支岙”。…[详细]

枫林岙村

区划代码:~27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枫林岙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称枫林岙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详细]

江池村

区划代码:~27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江池生产队,属岙底管理区。1961年称江池生产大队,属岙底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岙底乡。2001年从瓯海区划归鹿城区。2011年改属…[详细]

呈岸村

区划代码:~28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呈岸生产队,属岙底管理区。1961年称呈岸生产大队,属岙底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岙底乡。2001年从瓯海区划归鹿城区。2011年改属…[详细]

镇南村

区划代码:~28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综合村史民意、历史人文等因素,新村命名为镇南村。…[详细]

林山新村

区划代码:~28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园地处半山腰,山林茂密,故名。解放初称林山村,属南雅乡。1958年称林山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改称林山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83年而…[详细]

西腾村

区划代码:~28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称埭头村,属藤桥乡。1958年称埭头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称埭头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82年5月更名埭马大队。1983年而定今名,…[详细]

藤北村

区划代码:~29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北岸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称北岸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83年而定今名,属瓯海县藤桥镇。2001年改属鹿城区藤桥镇。解放初属藤…[详细]

山河村

区划代码:~29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称山根村,属藤桥乡。1958年称山根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称山根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82年5月更名底山根大队。1983年而定今名…[详细]

浦江村

区划代码:~29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靠近戍浦江,故新村命名为浦江村。解放初属戍浦乡,称黄岙村。1950年归属支岙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山岸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详细]

中河村

区划代码:~29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归属支岙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东村生产队,属支岙管理区。1961年称东村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详细]

云岭村

区划代码:~29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归属支岙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岭下生产队,属支岙管理区。1961年称岭下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详细]

戍浦村

戍浦大网格位于藤桥镇东部,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东临瓯江,南依上戍大网格,西靠岙底大网格,北朝山福镇。下辖外垟、上桥、周徐、渡头、竹桥、下巨、前林、西…[详细]

联江村

区划代码:~29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下巨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称下巨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详细]

岙底村

岙底网格位于藤桥镇西北部,区域总面积26.9平方公里,东接戍浦网格,南连新藤网格,西靠泽雅,北倚山福。下辖江池、呈岸、小岙、上皮山、丁埠头、江心田、吊…[详细]

姜村村

区划代码:~29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山根生产队,属藤桥管理区。1961年从中分出金马、长征生产大队,属藤桥公社。1966年8月改称长征大队,1978年复称金马大队。1983年…[详细]

藤桥镇特产

绿藤熏鸡

绿藤熏鸡它是以藤桥三黄鸡作为主要原料,经六道工序加工而成。三黄鸡为山地放养,以谷物饲料喂养,天然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质感:绿藤熏鸡品质优良,包装精美,适应不同品位的消费群体。口感:绿藤熏鸡产品

藤桥镇名人

朱仁安

朱仁安(1927~1965年)原名兴石,出生于藤桥镇军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靠祖父母养活,不久,祖父也去世,先由叔父,后由堂兄收养。朱仁安小时读过5个月小学,粗通文化。1942年2


以下地名与藤桥镇面积相当:
到藤桥镇必去著名景点

藤桥镇相关名人

藤桥镇特产与美食
藤桥镇民俗文化
鹿城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