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屏街道 | 隶属:松阳县 |
行政代码:331124001 | 代码前6位:331124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8 | 邮政编码:323000 |
车牌代码:浙K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此地有西屏山,故名。西屏山因位于城西,其石岩壁立如屏得名。
基本介绍:
西屏街道是松阳县城所在地,是松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松古盆地东南部,东距丽水68公里,东北距金华市121公里。交通便捷,50省道纵贯境域,建设中的龙丽高速公路将把松阳融入了浙江省4小时经济圈。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下辖西屏、阳溪、水南3个办事处,有6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村52个,总人口57111人。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84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7亿元,工业总产值 10.27亿元,全年实现税收24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496元。西屏山奇水秀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是一个有着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瓯江支流松荫溪穿城而过,城西、城南有“望松观日”、“石笋仙踪”、
荣誉排行:
2014年2月,西屏街道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旅游:
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都没有发现后人修缮的痕迹,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步入塔院,一条鹅卵石大道延伸至塔底,两边树木葱郁,鲜花怒放。前面就是那座0式砖木结构的斜塔,六面七级,
“城隍”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松阳县的城隍信仰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松阳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城隍庙由明代知县周宗邠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
文庙也叫孔庙、夫子庙,与学宫、儒学合建,既是古代祭祀先圣孔子和先贤、乡贤的殿宇,又是教育管理机构。文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为处州最早的官学。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张赛迁建现址。
武庙又称“兰溪会馆”、“汤兰公所”。位于县城西屏街道中弄12号,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系汤溪、兰溪籍布业染坊商人在松阳集资兴建的会馆,供奉关帝神像,大门额题“关圣宫”。建筑坐北朝南,
松阳三庙:文庙、城隍庙、武庙(汤兰公所)文庙: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二进二厢四合院式,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内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城隍庙:建于清代,现存城隍庙建筑
历史沿革:
原名紫荆村,唐贞元年间(785—805)松阳县治由古市迁入,始为县治所在地。
民国23年(1934),县城称城镇。
民国29年(1940),县城置南镇、北镇。
民国33年(1944),南北两镇合为西屏镇。
1949年5月,为第一区属镇。
1952年8月,设县属镇。
1958年2月,改为城关区属镇。
1959年4月,分设红旗公社西屏管理区。
1961年,属松阳区,西屏人民公社。
1968年,镇社合并,称西屏镇。
198
西屏街道城东社区(党建带动社区文化发展示范社区):位于松阳县城,距离龙丽高速松阳出口处2.5公里,城东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详细]
松阳县城南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1日,位于县城南端,东起县人民法院沿龙丽公路直下;南以松荫溪为界;西以新华路为界;北以长松路为界,辖区面积为1.5平…[详细]
城西社区位于县城紫荆街以南、江滨公园以北、新华路以西,面积3.51平方公里,2509户5004人,常住人口8000多人,分成10个网格,党总支下辖6个…[详细]
西屏街道城北社区位于松阳县城以北,辖区范围为东至上松线,南至紫荆路沿环城西路折向教师新村,西、北为县城建成区界。城北社区办公室及多功能厅面积共计120…[详细]
城中社区地处县城最繁华地段,管辖范围包括县城紫荆街以南,太平坊路以北,新华路以东,龙丽路以西。社区现有工作人员6人。有居民1497户,5353人。其中…[详细]
古城社区是个老城区,地处县城中南段,是个商贸云集,交易繁荣的繁华地段。现有常住人口4785人,2042户,暂住人口2325人。社区三委班子成员13人,…[详细]
一、基本情况 一村位于县城所在地,属城中村。全村现有395户1033人,村民小组12个,党员35名,村两委班子10人,其中支委会5人,村委会5人…[详细]
一、基本情况 二村距松阳县城0.5公里,距西屏街道办事处所在地0.5公里。全村现有316户812人,村民小组8个,党员41名,村两委班子10人,…[详细]
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首先因为在地理环境方面存在某种吸引人的“磁场”,因而人口越聚越多。如果说偏僻的农村是原生态历史和习俗的传承者和保护者的话,那么喧闹…[详细]
一、基本情况 西五村位于县城东面,属城中村。全村现有454户,1178人,村民小组16个,党员58名,村两委班子10人,其中支委会5人,村委会5…[详细]
2014年,村民小组有13个,农户有356户,总人口有856人。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有0.101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726万亩,林地面积为0…[详细]
2014年,村民小组有15个,农户有530户,总人口有1441人。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有0.04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4万亩,林地面积为0.…[详细]
2014年,村民小组有10个,农户有276户,总人口有698人。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有0.03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289万亩,林地面积为0…[详细]
2014年,村民小组有8个,农户有372户,总人口有824人。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有0.01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0.0049万亩。…[详细]
一、基本情况 项弄村距松阳县城1公里,距西屏街道办事处所在地1公里。全村现有858户1871人,村民小组20个,党员46名,村两委班子9人,其中…[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处于松荫溪岸冲积地带,初建时挖基多见白色沙石,以此得名。…[详细]
一、基本情况 北山村距松阳县城2公里,220省道与50省道穿村而过。全村现有357户881人,村民小组15个,党员36名,村两委班子10人,其中…[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边有一座山,以青云得路之意取名青云山,又名青蒙山,村以此山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地处乌形山得名,又名雅山。1946年,属阳溪乡,1958年,建立红旗公社阳溪大队乌形山生产队。1959年,为西屏公社阳溪管理区乌形山生产队。1961…[详细]
周坌村位于西屏街道东面,距县城5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共347户967人,全村有耕地面积718.5亩,山林面积432亩,果园面积180亩,村主导产业…[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桐溪古称桐川,因盛产桐籽,有溪绕村而得名桐溪。…[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有一颗古柏,树枝铺展,遮蔽加门,村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西有一座桥,清朝时期传承下来,就称项桥,村在桥下,故名项桥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因以村西多菜园得名。原名西囮,曾改为西枫,后更名为西坌。…[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旧时此处有钟楼,故名。2019年撤销西四村、西八村、西十村3个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钟楼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临近延庆寺塔,故名。2019年撤销塔寺下村、上连头村、黄公渡村3个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延庆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县城新华路北首,故名。2019年撤销竹客口村、丁山头村、召山村3个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新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古官道,故名。2019年撤销大路口村、源内村、孙源村3个村村民委员会,合并设立官路口村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