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

地名:大峃镇隶属文成县
行政代码:330328100代码前6位:330328
行政区域:浙江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300
车牌代码:浙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5.8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6.18万人
人口密度:238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4个社区、3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说大峃初名大鹤,地形似飞鹤。根据本地山上多岩石的地貌特征,改为方言谐音的大峃。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大峃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山区县城城镇样板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大峃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大峃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大峃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大峃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峃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大峃镇位于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距温州市区87公里,是文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侨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镇总面积25.8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2个居民区、1个社区,人口6.1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1万人,2006年获得浙江省文明镇称号。

大峃镇 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辖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距温州市区87公 鸟瞰大嶨镇

里,因地势呈“鹤”状,又名“鹤城”,是文成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著名侨乡,文成旅游服务基地,实施“山水乐园”的总枢纽,温州市南部一个风光秀丽、交通便捷、工商业繁荣的经济重镇,温州市全优乡镇、卫

+查看详细大峃镇概况>>

文化旅游:

大会岭红枫古道

大会岭红枫古道起讫(途经)地点: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自然村。总长度: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大会岭始建于元代,为南北通道,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

珊门白云庵

白云庵位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云峰山,又称岩庵。唐代始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重建,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清代。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依悬崖洞壁而筑,半露脊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塑三

七甲寺

七甲寺位于文成县大峃镇西四公里玉泉山中。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唐末遭兵乱烧毁。不久,闽僧石屋和尚重建僧院。北宋端拱二年(989)复建大殿,祥符元年(1008)修整圣门,元末毁于兵燹。

官山革命烈士墓

官山革命烈士墓位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官山。1954年初建,1985年重建。占地面积11854.8平方米,由墓穴、纪念碑及绿地组成。纪念碑为三叶式,花岗岩砌成,高15米,正面摹刻毛泽东题词“为

桥头井

桥头井位于文成县大峃镇桥头井村。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始建,由三块自然岩石围成,称“凉水井”;万历四十七年(1619),井体用岩石砌成圆形;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改用块石砌成方形。

文成公祠

文成公祠位于文成县大峃石坟垟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坐西朝东,建筑面积432平方米。头门为石构牌坊式,正厅面阔五间,梁架抬梁式,单檐歇山顶,内塑刘基及子刘琏、刘璟坐像。正厅对面为方形

历史沿革:

明、清属瑞安县嘉屿乡五十一都。

清后先后属瑞安县嘉义乡,西区和嘉义区。

1931年置大峃镇,属瑞安县第五区。

1938年撤大峃镇建仁让、友助2里。

1939年改仁让里为大峃镇,友助里改设新峃镇。

1946年新峃镇并入大峃镇。

1948年归属文成县,办事处。

1949年属大峃区,为县政府驻地;同年分设新峃镇。

1950年分置徐珊乡。

1956年3月徐岭乡、珊门乡并入大峃镇;9月分设双垟乡。

1958年撒镇设大峃生产大队

+查看详细大峃镇历史沿革>>

刘伯温故里旅游景区
城南社区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位于城区南部而得名。2010年3月18日由文成县政府批复命名,由县前居、二新居、城南居合并而成。2019年5月9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城南村、设…[详细]

林店尾社区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大峃街尾端,林姓在此创业时,此地设一间盐酒店。…[详细]

二新社区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辖区内有一条街,名“二新街”,居委会沿用街名。…[详细]

县前社区

区划代码:~02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辖区内有一街,名“县前街”,居民委员会沿用街名。…[详细]

周村社区

区划代码:~0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民以周姓居多。1949年称周村村,属新峃镇,1951年转属大峃镇,1958年称第九生产队,属大峃人民公社大峃生产大队,1961年称第九生产大队,属大…[详细]

屿根社区

区划代码:~02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内原有一座小山墩象岛屿,村在山脚。街道驻地屿根得名。…[详细]

上房社区

区划代码:~02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陈宅肇礼派下大房先住此,习称上房,并移作地段名。…[详细]

桥头井社区

区划代码:~02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所在地有水井一口名“桥头井”,建于明朝,该水井远近闻名。…[详细]

陈宅社区

区划代码:~02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内一座大宅“陈宅”,故名。1949年称第六村,属大峃镇,1958年称第六生产队,属大峃人民公社大峃生产大队,1961年称第六头生产大队,属大峃人民…[详细]

诚意社区

区划代码:~02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刘伯温封诚意伯,谥号文成,为纪念刘伯温,故名。…[详细]

苔湖社区

区划代码:~02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从前泗溪流水经大峃街头附近,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圆形湖面,湖的四周长满青苔,称苔湖。…[详细]

珊门社区

区划代码:~0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嘉庆十三年《瑞安县志》载:嘉屿乡五十一都有山门庄。“山门庄”即指此村,以村出口处两山夹寺而得名,后雅化称珊门。…[详细]

下沙垟社区

区划代码:~03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从前是泗溪左岸沙滩,后造砾开田,称沙垟,村处沙垟下片。…[详细]

凤垟社区

区划代码:~03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前有座山形似“飞凤”,称凤山,山下是片田垟。…[详细]

垟井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垟井村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中堡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中堡村为两村的中心,保留中堡为合并村村名。…[详细]

茶龙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茶寮行政村与龙马行政村于2003年合并而成,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组成村名。…[详细]

乌田民族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乌田民族村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樟坑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有一溪流称樟坑,村以坑得名。原樟动村解放初称樟坑村,属中樟乡;原明星村解放初称外村村,属中樟乡;1952年均属樟动乡;1956年均属中樟乡;195…[详细]

中林村

中林村(社区) 基本概况 中林位于文成西部,是由五个自然村组成的,总面积有2.81平方公里,总人口有1400人,有425户…[详细]

樟台村

樟台村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有居民514户,1868人,耕地面积364.1亩,林地面积有1914亩。党员57人,流动党员8人。村民代表61人…[详细]

兴川村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河流两岸,有繁荣兴盛之意。原牛塘村1949年称牛塘村,属樟台乡,1952年改属山坑乡,1956年复归樟台乡,1958年称牛塘生产队,属大峃人民公…[详细]

鹤东村

鹤东村,下辖7个自然村,部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4亩,全村422户,1379人。全村党员36人,其中老党员1人,女党员3人。…[详细]

东城村

东城村位于县城东部4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共有人口2760人,村民代表61人,其中党员66人。…[详细]

塔山村

文成县大峃镇塔山村,下辖13个自然村,总面积3.08公里,耕地面积490.7亩,其中水田面积273.7亩。全村610户,1975人,其中常住人口309…[详细]

马山村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属马山乡,沿用原乡镇名,故名马山村。原茶岭村1949年称岭头村,属樟台乡,1952年属塔山乡,1956年属马山乡,1958年称岭头生产队,属大峃人民…[详细]

双马村

区划代码:~25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外马行政村、底马行政村合并称双马村。…[详细]

余山畲族村

区划代码:~28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余山畲族村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谷山村

谷山村(社区) 基本概况 位于县城东南4.6公里,东至峃口,南至良坑,西至横培,北至樟台,下辖11个片组,人口423户1298人。经济以农业为主,…[详细]

小龙村

区划代码:~29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龙坟村与小金山村合并,各取一字。原小金山村1949年称小金山村,属金垟乡,1958年称吴山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金垟生产大队,1961年称小金山产大…[详细]

坪湖村

区划代码:~29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头村、苔湖山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2019年4月15日坪头村、苔湖山村合并建立坪湖村。…[详细]

徐村村

区划代码:~29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上徐村、下徐村原本是一个村叫徐村,保留徐村村名。…[详细]

吴岭村

区划代码:~29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样村、大会岭脚村合并,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组成村名。…[详细]

垟树村

区划代码:~29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发垟村、呈树村合并,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组成村名。…[详细]

凤南村

区划代码:~29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个村均位于凤溪南面,故取名凤南村。2019年4月15日坑口村、周徐村、双西村合并建立凤南村。…[详细]

郑家村

区划代码:~29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郑姓人集居地,故名。2019年4月15日李山村、横培村合并建立郑家村。…[详细]

金南村

区划代码:~3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属金南乡,故名。2019年4月15日王家村、炉山底村、岚岩村合并建立金南村。…[详细]

金炉村

区划代码:~3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属金炉乡,故名。2019年4月15日金山村、新垟村合并建立金炉村。…[详细]

金马村

区划代码:~3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原属金马乡,故名。2019年4月15日城中村、陈庄村合并建立金马村。…[详细]

花横村

区划代码:~3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横山村与花园村合并,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组成村名。…[详细]

龙南村

区划代码:~3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原龙川乡南部,故名龙南。2019年4月15日下田村、季马村合并建立龙南村。…[详细]

龙溪村

区划代码:~3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溪溪穿村而过,故取名。1984年称下村村和过山村;2011年属大峃镇。2019年4月15日过山村、下村村合并建立龙溪村。…[详细]

上马村

区划代码:~3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头村、马垟村合并,因村头村原名上村,合并后故名上马村。…[详细]

长兴村

区划代码:~3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两村合并,取名长兴,寓意村庄长久兴荣。…[详细]

东桂村

区划代码:~3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东村与桂山村合并,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组成村名。…[详细]

里阳村

区划代码:~3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属里阳乡,故名。2019年4月15日里川村、孙岙村合并建立里阳村。…[详细]

江山村

区划代码:~3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底村、江外村、西山村合并,取这三个村的各一个字,故名江山村。…[详细]

外垟村

区划代码:~3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垟底村、垟外村合并,取这两个村的各一个字,故名外垟村。…[详细]

大峃镇特产

龙川索面

龙川索面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龙川乡(已并入大峃镇)的特产。文成龙川索面用上等面粉精制而成,颜色洁白,细如棉纱,极为均匀,每根面长约三米,面质韧而不断,食用方便,久煮亦汤清不坨不糊。索面是文成有名的传统


以下地名与大峃镇面积相当:
到大峃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峃镇相关名人

大峃镇特产与美食
大峃镇民俗文化
文成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