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龙乡 | 隶属:嵊泗县 |
行政代码:330922201 | 代码前6位:33092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80 | 邮政编码:316000 |
车牌代码:浙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37人 |
人口密度:约7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行政村 |
乡政府驻地位于大黄龙岛,故名。大黄龙岛因山势雄伟,土呈黄色,远望似黄龙蟠海而得名。
基本介绍:
黄龙乡是以岛建乡,位于我国东海东部,处东海大陆架和长江口区,是嵊泗列岛中的崎岖岛群。主岛黄龙山西北部与泗礁(嵊泗县城)隔港相望,北与花鸟、绿华相对,西南濒临岱巨洋面。主岛周围海域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岛礁,如众星伴月,其中小岛有小黄龙、南鼎星、大半边、小半边、柴山、田螺山、中宝礁、外宝礁、小梅子、老鼠山、扁担山等三十六块岛屿组成,构成黄龙崎岖列岛。地宜水利、饵料丰富、适宜鱼虾栖息生长,礁石、海岸贝类丛生,岛上松木成荫,怪石嶙峋,气候宜人,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是旅游休闲好地方。黄龙乡岛屿陆地面积为6.25平方公里,除面积最大的大黄龙山(面积为5.51平方公里)住有居民外,其他岛屿均无人居住。总人口
荣誉排行:
2022年1月,黄龙乡被认定为2025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宋至清初,称深水山和莆岙山。
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七:“深水山,在县东北九百五十里”“莆岙山,在县东北九百五十里”。
明嘉靖《筹海图编》卷一载为“莆岙”。
嘉靖《两浙海防类考》:“若东北风急,则过落星头而入深水、蒲岙,到蒲岙而风转东,则入大衢沙塘岙而进长涂……此陈钱向正西之程也。
”据考证,深水岙乃现南港附近区域,莆岙也作蒲岙,乃今峙岙附近区域。
明末以来,多称黄龙山、大黄龙山或黄陇山,清光绪《崇明县志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以北岙自然村得名。北岙,原称红沙岙、黄沙岙,以沿岸有沙滩得名。地名记载始见于1918年1:5万地形图《黄龙山》,后以地处大黄龙岛北部而改为今名。别称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大岙自然村得名。“大岙”地名记载始见于1918年1:5万地形图《黄龙山》。传因湾澳宽大得名。又因村前有黄龙门(今称大岙门),别称门岙。…[详细]
峙岙社区成立于2014年5月20日,峙岙社区实行一村一社区,辖区内现有居民总户数830户,总人口2433人,去年劳均收入45416元,人均收入1594…[详细]
南港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29日,由南港村、东咀头村联村建社区,辖区内现有居民总户数1706户,总人口5085人,去年劳均收入19300元,人均收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