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龙乡 | 隶属:嵊泗县 |
行政代码:330922200 | 代码前6位:33092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80 | 邮政编码:316000 |
车牌代码:浙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000人 |
人口密度:10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行政村 |
下五岙与大黄龙岛合并,两地各取一字,设立五龙乡,故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五龙乡被认定为2025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
2022年3月,五龙乡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文旅特色型)。
2021年8月,五龙乡入选2025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嵊泗渔歌)。
2021年5月,五龙乡被列入2025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文旅特色型)。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五龙乡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五龙乡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嵊泗县辖乡。1934年与黄龙岛北部合建五龙乡,1950年黄龙北部析出,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泗礁山(岛)东南部,另辖有14个小岛,陆地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0.6万。属海岛丘陵,有小块谷地。与县城菜园镇有公路相通。辖边礁岙、黄沙岙、田岙、会城岙等4个村委会。渔业生产发达。
文化旅游:
六井潭位于五龙乡,嵊泗列岛泗礁本岛之最东侧,面临茫茫东海,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惊涛拍岸,是观海上日出、看千舟竞发的最佳之处。介绍清晨,站在六井头边缘,静静等待东方天际发白,海的尽头一轮红日而
历史沿革:
因有边礁、会城、黄沙、田岙、朝阳5自然村,原名下五岙。
1934年与大黄龙岛北港村合建为五龙乡,两地各取一字命名,属崇明县。
1950年起改属嵊泗特区(县)。
1951年北港村划出。
1958年改为五龙生产大队。
1962年改为五龙公社。
1984年复设乡。
边礁岙村位于五龙乡东南部,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1648人。区域经济以渔业捕捞、海洋工业、生态旅游为主。2012年全村实现…[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黄沙岙自然村得名。黄沙岙,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二等载为“上黄砂(岙)”,为宋元蓬莱乡69岙之一。清代始称黄沙岙,别称黄沙套。…[详细]
田岙村位于五龙的西面,距县城大约5.6公里。全村共有363户,总人口838人。2012年,田岙村劳动收入40392元以上,人均收入19925元以上,有…[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以会城岙自然村得名。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二载为“北砂(岙)”,因北岸海滨有沙滩得名,为宋元蓬莱乡69岙之一,并为北砂山(古为独立海岛,今为泗礁山岛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