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道

地名:爵溪街道隶属象山县
行政代码:330225003代码前6位:330225
行政区域:浙江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74 邮政编码:315000
车牌代码:浙B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31.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万人
人口密度:94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旧名雀溪。明嘉靖《宁波府志》载,村南一溪,东注入海,沿溪林木荫翳,鸟雀甚多,故多雀溪,村以溪名。元延佑间《大瀛海道院碑》记,“县东二十里,曰爵溪”之记载。其名一说宋时刘家岙中七进士,村人慕其名,改称;又传明时爵溪有三人及第进爵,改名。考辞海,古语“雀”、“爵”同义,雅称。又因其他“荒涯斥泽之间,浮沙浅土之上”,别称瀛洲。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爵溪街道入选2024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工业特色型)。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爵溪街道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爵溪街道位于象山县东部沿海中段偏北,总面积31.8平方公里。下辖六个村和三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爵溪人民发扬“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搏击风浪的拼博干劲、巧赶潮时的机遇意识、船队作业的协作竞争”的爵溪精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宁波市首批文明镇,宁波市第一个亿元镇,连续三届被评为市综合经济实力廿强镇,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省出口创汇第一镇,省社会主义农村示范镇,1990年和1995年连续两届获得中国乡镇之星殊荣,是中国最大的针织出口基地之一,是中国针织名城。

爵溪工业发达且产业集中。目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506

+查看详细爵溪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宋属雀溪保;明为游仙乡十九都地,洪武三十一年置千户所,筑城捍守,成抗倭重地;清属游仙乡十五都,宣统二年属宝海乡。

1929年析为大流、玉泉、公屿3乡,属第一区。

1923年合大瀛、玉泉2乡建爵溪乡,公屿并入梅屿乡。

1925年属第一督导区,1953年置镇。

1956年,公屿、牛丈岙、甸平山从大徐乡并入,白沙湾从林海乡划入。

1958年9月改为东方红公社,旋改为爵溪大队,属象山公社。

1959年11月称爵溪管理

+查看详细爵溪街道历史沿革>>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会居民委员会地处爵溪街道玉泉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成立于2002年9月,社区主干道镇前街是共青团中央评选的“青年文明一条街”。龙溪社区居委会和爵溪中学、中心卫生院、边防派出所、地税分局、供电所、工商所…[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3年9月组建,新一届社区居委会于2007年6月正式选举成立。2024年象山县行政村调整时白沙湾村并入瀛海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沙湾村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公屿渔村位于爵溪城区西北侧,与公屿农村相邻,紧靠新开发的象山产业区C区,交通十分便利。公屿渔村村域面积0.62平方公里,总户数150户,人口362人。…[详细]

地厂村位于中国针织名城--爵溪城区西北侧,距县城10公里,东与爵溪工业区相接,南与公屿农村、公屿渔村相邻,交通十分方便。村域面积0.57平方公里,98…[详细]

爵溪街道公屿农村地处象山半岛东海之滨,距县城10公里。我村村域面积2.82平方公里,共有11个组,460户,人口1400人。耕地面积688亩,其中水田…[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郑氏家谱》载,户户养牛,高大如象,故称牛象岙。方言“象”、“丈”同音后作牛丈岙。一说刘姓建村,出入须走羊肠小道,故名刘肠岙,后讹传为牛丈岙;又说山…[详细]

象山县爵溪街道前岙村位于城西南区2.7公里,沿前岙岭西山坳呈块状分布,占地面积0.3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90亩,山林面积1283亩。总人口884人…[详细]


以下地名与爵溪街道面积相当:


相关资讯
象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