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陈镇 | 隶属:义乌市 |
行政代码:330782106 | 代码前6位:33078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9 | 邮政编码:321000 |
车牌代码:浙G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5.51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1个行政村 |
因驻地大陈自然镇,故名。
基本介绍:
大陈镇——中国衬衫之乡,地处义乌市北大门,与诸暨、浦江接壤,距义乌机场12公里,铁路浙赣线和03省道贯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区,人口8万余。先后荣获“中国衬衫之乡”、“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百强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浙江省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大陈镇位列第893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大陈镇位列第884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大陈镇上榜。
2022年9月,浙江省爱卫办公布大陈镇为2025年度浙江省省级健康乡镇。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大陈镇为2025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大陈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0月,大陈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912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大陈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大陈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岗头十八间民居(馀庆堂)位于义乌市大陈镇岗头村村中心,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建筑坐南朝北,占地551.8平方米,四合院式,为前厅后堂布局。前进为三间楼下厅,后进堂楼7间排列,居中为堂屋。左
凰升塘古建筑群位于义乌市大陈镇,年代为清。位于凰升塘村中央,由一木厅、下厅等古民居组成。下厅建筑前设磨砖照壁,分前后三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建筑占地面积1311平方米。建筑的特色在于精美的立面石
大陈灵威庙位于义乌市大陈一村村中心,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7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1987.05.11义政发[1987]66号。物价值:本市最典型的家庙建筑。保护范
岭下村金三份头21号民居位于义乌市大陈镇红峰岭下村三份头21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
杨塘岭20号民居位于义乌市大陈镇杨塘岭村20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
历史沿革:
1987年原大陈乡改设建制镇,称大陈镇,2001年楂林镇、东塘乡及苏溪镇群拥、新和、立山黄3个村并入,仍称大陈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后畈社区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大陈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大陈镇团结村位于大陈镇西面,有山有水,东面为上青山、西面为元宝山、北面是大陈江、镇中公路村中而过,交通便利,距离大陈镇政府1.5公里,本村有耕地280…[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属龙祈乡十都,民国期为大陈镇大陈乡,建国初为大陈乡第四农会,1956年为五星高级社,1958年为苏溪公社大陈第二连队,1961年为大陈公社杜桥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红旗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红旗比喻先进。…[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十都,民国期属为大陈镇大陈乡,建国初为大陈乡第五农会,1955年为五星高级社,1958年为苏溪公社大陈管理区凰升塘生产队,1961年为大陈…[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金山。自1950年成立金山乡起使用,后因同名,该地位于义乌北部,冠以北字区分,称北金山。社区沿用旧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大陈,分二个农会,以序数区分,称大陈第一农会,大队和村委会专名沿用。…[详细]
义乌市大陈二村是著名的“中国衬衫之乡”,位于义乌市大陈镇的西北,四周青山葱郁、千峰竞秀,03省道、浙赣铁路玉带穿引。 实施旧村改造以来,大陈二村两委…[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建国初属大陈乡第三农会,故名。清代属龙祈乡十都,民国时为大陈镇大陈乡,建国初为大陈乡第三农会,1955年为大陈第三高级社,1958年为苏溪公社大陈第…[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外朝塘、里朝塘,故取“朝塘”命名。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楂林乡朝塘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众拥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楂林乡婆姆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农联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理区婆姆生产队,1961年为楂林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楂林乡西岸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西岸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理区西岸生产队,1961年为楂林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境以里善坑、外善坑为主,故取名善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大陈镇马畈村庄坐落在大陈镇政府东北方约1公里,本村户籍人口774任,外来务工人员约300人,总面积2平方公里,本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大队名春林大队,春林意谓似春天林木日益茂盛,故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建设乡溪后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群力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理区溪后生产队,1961年为楂林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八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建设乡大畈农会,1955年为建设乡建国高级社,1958年属建设大队管理区大畈生产队,1961年为楂林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楂林,原为楂林第一农会,故名。清时属龙祈乡第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楂林乡楂林第一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群幸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楂林,原为第二农会,故名。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楂林乡第二农会,1955年为楂林乡曙光、群立高级社,1958年属楂林大队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李宅、孟宅农会,后合并成李孟宅生产队,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辖上坑仁自然村,以其名命名村委会。清时属龙祈乡八都,民国时属楂林乡,建国初为建设乡上坑仁农会,1955年为建设乡建议高级社,1958年属建设大队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八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建设乡大岭下农会,1956年为建设乡建权高级社,1958年属建设大队管理区第四连队,1961年为楂林人民公社…[详细]
杜门村位于大陈镇东塘片,是东塘片的经济文化工作中心。全村共512户农户,1217人,外来暂住人口2000余人,是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的行政村。耕地面积…[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因地处白峰岭下,取白峰为生产队名。1966年以红色为文化大革命标志,改称红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乡九都,民国时属楂林乡,解放初为东塘乡里互拥农会,1955年为东塘乡互拥高级社,1958年属东塘大队管理区互拥生产队,1961年为东塘人民公…[详细]
义乌市大陈镇义北村使义务的最北侧,本村共有四个自然村,九个小组,有:楼村、章宅村、下张畈村、扬角山村,总面积大约2.6平方公里,人口有975人,户籍3…[详细]
大陈镇灯塔村位于义乌市北端,有7个自然村,分别为,外西坞、里西坞、燕窝、朱岭、寺前、横店、窝铺村。因村中有一普济寺而得名,全村有390户,人口1018…[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原东塘乡政府驻地东,5个自然村联合组成,故名。大队和村委会名沿用。…[详细]
八里桥头村位于“中国衬衫之乡”大陈镇,是大陈衬衫的发源地之一,大陈镇新行政中心就位于本村。全村由前半村、后半村、吴宅、陈界四个自然村组成,有农户698…[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属龙祈姓八都,民国时属新新乡,1949年属新新乡立山黄农会,1956年为新新乡金星高级社,1958年为金星连队,1961年称金星大队,1981年因…[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旧时属众拥高级社,故名。2018年11月撤销板坞、同坑殿下、郎坞、杨塘岭、里娄山村等5个村民委员会,设立众拥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北山村地处义乌市最北面,距市区大约35公里的半山腰,虽然是一个人口不足200人的小山村,却有悠久的历史,乡风淳朴、乡民勤劳,以前由于交通、信息不畅,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