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楼村 | 隶属:炎刘镇 |
行政代码:340422115210 | 代码前6位:3404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4 | 邮政编码:237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D | 行政级别:村 |
因境内有村庄黄家楼,解放前此处黄姓大户人家建有土楼,故得名。
黄楼村位于寿县南部,与肥西县交界,全村共有农业人口5360人,耕地面积9222亩,1057户,20个村民组,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2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95名,其中女党员11人。
全村共有养殖利用水面780亩,小型养猪场12个,年可出栏商品猪1500头;养兔场3个,年出栏商品兔1300只,;拥有养鸡场一个,年产商品鸡80000只;龙虾养殖场一个,年产龙虾4000斤;蔬菜大棚4个,年产反季节蔬菜45000斤;菌种大棚四个,年产蘑菇16000斤。
黄楼村与谢墩村、新桥村、圣井村、三星村、石埠村、龙楼村、李桥村、炎刘社区、磨湾村、三关村、船涨村、广岩社区相邻。
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为三觉区三合乡黄楼村,先设互助组,后设黄楼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设黄楼大队,属广岩公社;1983年改为广岩乡,黄楼村属之;2004年撤乡并镇为炎刘镇,黄楼村属之;2007年8月,平塘、上仓两村并入,属炎刘镇至今。
黄楼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寿县清真寺、寿县孔庙、寿县报恩寺、孙叔敖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八公山豆腐、寿县“大救驾”、廷龙瓜子、安农水蜜桃、寿州香草、寿县草莓等特产,有肘阁抬阁(淮南市寿县)、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六安市寿县)、肘歌抬歌(淮南市寿县)、寿州锣鼓、大救驾制作工艺、寿州大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