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磨湾村 | 隶属:炎刘镇 |
行政代码:340422115207 | 代码前6位:3404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4 | 邮政编码:237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皖D | 行政级别:村 |
境内有磨湾集,东淝河流经此地,弯弯曲曲注入瓦埠湖,似磨盘状弯曲,故得名。
磨湾村位于炎刘西南部,东接三关,北连炎刘街道,南与谢墩为邻,西与茶庵镇隔河相望,炎(炎刘)韩(三觉韩桥)水泥路穿境而过,村内三条主干路由东而西贯穿全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古磨湾因地形为河环绕似磨盘而得名,因紧邻瓦埠河,水上交通极为便利,逐渐形成以码头为中心的集镇,商贾云集,境内曾有远近闻名的六安寺,香火一度盛极一时;素有“瓦东粮仓”之称的老土井粮站座落村南端。
新磨湾村由原来的磨湾、小店、东圩3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组13个,耕地面积10700亩,人口5137人。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党员168名,其中女党员14名,少数民族党员1名。
全村农业以水稻、
2024年4月,安徽省林业局授予磨湾村2025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1949年废除保甲制,隶属谢墩民主政府;1958年为磨湾大队,属谢墩公社;1983年改为谢墩乡,磨湾村属之;1993年谢墩乡并入广岩乡,磨湾村属之;2004年广岩乡并入炎刘镇,磨湾村属之;2007年区划调整,周郢、东圩两村并入磨湾村,属炎刘镇至今。
磨湾村附近有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寿县清真寺、寿县孔庙、寿县报恩寺、孙叔敖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八公山豆腐、寿县“大救驾”、廷龙瓜子、安农水蜜桃、寿州香草、寿县草莓等特产,有肘阁抬阁(淮南市寿县)、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六安市寿县)、肘歌抬歌(淮南市寿县)、寿州锣鼓、大救驾制作工艺、寿州大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