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渡舟街道 | 隶属:长寿区 |
行政代码:500115004 | 代码前6位:500115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2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2.84万人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清朝中期,建场于桃花溪两岸,为便利交通设舟摆渡,渡舟街道因此而得名。
渡舟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414人,其中农业人口40886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是区政府规划的生态工业园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 渡舟镇属于重庆市区和三峡库区过渡地带,区位优势日益突出:渡舟镇南部与长寿区正在进行建设的北部新城接壤;交通网十分发达:距城区中心2公里,一条60米宽的景观大道把渡舟与主城区紧紧相连,距桃花高速公路立交桥只有500米,长垫、长洪公路和319国道贯穿全境;渡舟镇规划了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园、生态农业园、生态工业园、生态住宅园等将会给渡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渡舟镇党政班子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渡舟里。
清顺治三年(1646年),建渡舟场。
1949年12月,设立渡舟乡。
1952年12月,分为渡舟、大桥、蟠龙、三好4乡。
1958年5月,撤渡舟乡改建渡舟红旗公社。
1982年12月,渡舟、大桥、蟠龙、三好合并为渡舟乡。
1994年1月,渡舟乡改设渡舟镇。
2003年10月,太平乡并入渡舟镇。
2009年10月,撤渡舟镇设渡舟街道。
2024年末,渡舟街道下辖渡中路、长生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渡舟街上有一座桥很久以前命名为长生桥,以长生桥为社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社区办公位于渡中路并服务渡中路片区居民,且为渡舟街道管辖,故而得名为渡中路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民兴意预着人民兴旺,所以民兴社区在修建时取名为民兴。…[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三好村附近故名三好社区。于2024年9月1日组建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传说有人在此用小舟渡江,名渡舟场,以村委会驻渡舟场得名渡舟村。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胜天村、云寨村、渡舟村合并为渡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末,在此小溪桥下修建拦河土堰,得名土堰桥,村委会驻地土堰桥,得名堰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长寿区人委于此首建万亩果园,故名果园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末建庙时,募集资金相当艰苦,人谓胜于黄连,庙成得名黄连寺。后由于幸福路、黄连村合一,以黄连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曾有一人牵猪路过此歇息,栓猪于蒿枝上,瞬息猪遁,失者以此告诫世人勿重蹈覆辙而称栓蒿枝并赋予新义,名三好子,1951年名14村,1961年建立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境内以前修建有新道路,1961年建立公社名新道路大队,1984年3月得名新道路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希望天下太平取名太平正街,以境内有太平正街,得名太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很多白果树得名白果湾,以村委会驻地白果湾得名白果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归时,双龙至长寿的东北路上。在境内有段长6米,高3米,宽1米的,石梁横卧在坡坎间,人称天生桥,闻名遐迩,1981年以天桥定生产队名,1984年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期,境内广种甘蔗,此堡为甘蔗堡,村以甘蔗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期,在山峰上建一庙,故名高峰寺,村以高峰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保丰村地势平坦,桃花溪河流经村内,水源充足,旱涝保收,故有保丰之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一小溪回水处,形似堰塘,故得名河塘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