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龙镇 | 隶属:长寿区 |
行政代码:500115127 | 代码前6位:500115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2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双龙镇因两条河流在境内汇聚成双龙河而得名。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位居长寿城东北部,距长寿城区22Km,距长梁高速公路合兴立交桥出口5Km,高速路与长寿湖旅游大道通过街道。拥有幅员面积57 Km2,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1万多人,地势平坦,重庆市级小城镇,已建城镇区域面积1.5Km2,常住人口1万人,商贸辐射地域达100Km2以上,人口达7万人以上。
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路、电视、宽带、电话“七通”。日供水能力达1000 m3,日供天然气能力达3万m3,有3.5万千伏安变电站1座,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教育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有15亿吨岩盐、14.5亿m3天然气的丰富储量,有以枇杷、桃子、葡萄等为主的水果700
2024年11月,双龙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双龙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双龙镇境域属龙市里。
1950年10月,设长寿第五区。
1952年,涪陵县回龙乡并入第五区。
1953年6月,第五区改为双龙区。
1993年12月,双龙区改设为双龙镇,罗山乡并入双龙镇。
2003年9月,罗围乡并入双龙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朝末期,建场于石龟山,永安山余脉相交处,中有小溪横贯,喻为双龙饮水,名双龙场。因村委会驻地双龙场,得名双龙村。因解放后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当地居民生…[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双龙河中有一石滩,水流冲击咆哮,如龙吟,故而得名龙滩子。村以龙滩为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和平村(因此地村民都希望平淡的过日子,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民国17年,张登甲等19人集资建此庙,时值夏状谷黄季,名谷皇庙。以村委会驻地谷皇庙得名谷黄村。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谷黄村(中华民国17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传说很多年前发大水,天上一位名为“飛”的神仙下凡游历,在这里遇上了令他心动的一位名叫“莳”的女子。天神为了不让灾难蔓延,在天边背了一块石头,想要挡住…[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嘉庆年间长寿县城东北约二十千米处坐落着一座小山,山上世代居住着10个姓氏(刘、李、郭、程、王、石、彭、黄、何、周),10个姓氏各有一位百岁老人,遂…[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双龙公社将原6村划为罗围公社5村,取“两村合并”之义,名联合大队,村以联合为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吼水村(因此地的流水声很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罗围村是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山堡,其峰尖,得名尖山。村以尖山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6年因重庆市红岩革命纪念馆,以红岩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取“群策群力搞生产”之义,名群力农业生产合作社,村以群力为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群力村(寓意“村民团结一心,…[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建立农业合作社时,取连年丰收之义,故名连丰农业合作社,村以连丰为名。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光辉村(取“前程光辉”之意,故名)、连丰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1年因境内有一天主教堂,赋予新义,得名天堂大队。村以此为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