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龙街道 | 隶属:九龙坡区 |
行政代码:500107010 | 代码前6位:500107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0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5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2个行政村 |
九龙街道因境内九龙坡而得名。
重庆市九龙坡区辖镇。1961年建九龙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东部,紧邻区府驻地。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杨(家坪)石(桥铺)路、长江路等在此交会。辖杨坪、盘龙、新农、大堰、上游、九龙6个村委会和龙泉、水碾、马王第一至七共9个居委会。企业以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等业为主。农业主产蔬菜。1991年被市文化局命名为“楹联之乡”。1992年列为四川省“200强乡镇”。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九龙街道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九龙街道榜上有名。
2009年1月,九龙街道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隶属江州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隶属巴县。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巴县改建为12里,属智里。
清末,改里设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巴县第十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属重庆市第十七区九龙铺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属重庆市第十七区和巴县马王乡。
1952年10月,马王乡划入重庆市第四区。
1956年7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所处地片马王场而得名马王社区。1995年3月至1996年5月组建马王村第一、二、三、四、五居委会。1998年12月合并为马王村第一、第二居委会。20…[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所处地片龙泉村得名龙泉社区。1998年马王六村并入划属九龙镇。2001年朵力名都小区并入,整合重组命为龙泉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盘龙山而得名盘龙社区。1949年前属巴县马王乡。1950年名胜利村。1958年为人和公社盘龙大队。1961年归九龙公社管辖。1983年更名盘龙…[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路段为杨家坪连接大渡口地区而得名杨渡村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所处地片水碾得名水碾社区。1995年十八冶金建设公司在此修建职工住宅区。2000年设立水碾居委会。2002年划入龙泉社区居委会。2004年划出建水碾…[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地片巴国城而得名巴国城社区。2007年8月成立。2024年更为巴国城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邻彩云湖公园而得名彩云湖社区。2010年9月组建并命为彩云湖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当地曾有大堰塘得名大堰社区。2002年整合组建并命为大堰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原地片名上游村,得名上游社区。2002年成立上游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所处地片为盘龙且是新建的社区得名盘龙新城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杨渡路取杨家坪至大渡口之意,该社区因位于杨渡路沿线而得名杨渡路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以粮食高产,曾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流动红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大堰村是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