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巫山镇 | 隶属:开州区 |
行政代码:500154121 | 代码前6位:500154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4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以巫山坎得名,旧时称巫山坎。
巫山镇位于重庆市开县西南部边陲,西部紧邻四川省开江县,南河上游,距开县县城61千米。
人口面积
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3.20万人。
行政区划
辖紫荆、中兴2个社区,冠宝、盘龙、高岩、黄栗、巫山、中桥、太和、新沙、河龙、清明、水口11个行政村。
交通
开(县)梁(平)公路过境。
-
代码
500234228:~001紫荆社区~002中兴社区~200冠宝村~201盘龙村~202高岩村~203黄栗村~204巫山村~205中桥村~206太和村~207新沙村~208河龙村~209清明村~210水口村
-
历史沿革
1930年属中兴场乡,1940年置巫山乡,1958年改
清末民初为江里巫山坎甲。
1930年,属中兴场乡。
1935年为巫山坎联保。
1940年为巫山乡。
1953年分为巫山、汉华、云峰3乡。
1956年合并为巫山乡。
1958年为巫山公社。
1984年4月,复置乡。
2005年8月,中兴乡并入。
2010年4月撤销巫山乡为巫山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街中有一紫荆树,故而得名。成立于2003年10月,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原属中兴乡,后因合乡并镇,故而得名。设立于2002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罐包寨谐音,故而得名。1976年为河心、汉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河心更名为冠宝大队。1983年改为冠宝、汉华村。2004年村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盘龙寺,故而得名。1976年为盘龙、农家大队。1983年改为盘龙、农家村。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后,合并为盘龙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高岩,故而得名。高岩村。1976年为红星、五星、云丰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红星、五星更名为上皇、高岩大队。1983年改为上皇、…[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有古老的黄桷树黄桷树、栗子树,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雾山坎,取其谐音,后有居民居住于此,逐步形成居民点,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中兴大桥,故而得名。1962年中兴公社包含大桥大队、东南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政府批准,将大桥大队改为中桥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太平和睦”之意,故而得名。1962年中兴公社包含太安、和谦两个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太安、和谦两个村,在2004年建制调整后,将两村合并为太…[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以“大力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之意命名大新,后以“新”、“兴”同音,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双河、大龙沟两条河,故而得名。"1962年大生公社大生大队以境内大生寨、生基梁首字建立""大生在队"",河龙大队在巫山乡1962年命名。198…[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清明寨,故而得名。1962年由中兴公社析出中皇、高峰、大龙三个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将大龙更名为清明大队,高峰更名为永丰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期境内有一座水口庙,故而得名。1962年由中兴公社分出、下皇、南中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水口、下皇、南中村,在2004年建制调整后,将三个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