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

>
地名:桑柘镇隶属彭水县
行政代码:500243104代码前6位:500243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409600 邮政编码
车牌代码:渝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92.6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9万人
人口密度:约9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桑柘镇因清末该地农民种桑养蚕,桑树成荫而得名。

基本介绍:

桑柘镇位于彭水县东部,管辖原鹿箐、同河、桑柘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92.62平方公里,总人口276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辖11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0驻桑柘坪。

桑柘镇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47千米。面积192.65平方千米。辖桑柘、青蒲、李家3个社区,易家、东风、白龙、豆家、烽南、鹿箐、大青、大喜、太平、尖山、茶心11个行政村。镇0驻桑拓坪。彭(水)小(厂)公路过境。

-

辖区代码

500243104:~001桑柘社区 ~002青蒲社区 ~003李家社区 ~200易家村 ~201东风村 ~202白龙村 ~203豆家村 ~204烽南村

+查看详细桑柘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7月,桑柘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于茅田乡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初,改属福田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福田乡析置为桑柘乡。

1958年2月,桑柘乡改为桑柘公社。

1984年7月,桑柘公社改为桑柘乡。

2001年7月,桑柘乡、同河乡、鹿箐乡合并设桑柘镇。

解放碑步行街
桑柘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地多桑树,位于坪地,故名桑柘坪。后以桑柘为社区名。…[详细]

青蒲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当地多青蒲,故名。1949年前为同河乡第一保辖地。1951年置为青蒲村。1958年改称为青蒲大队。1984年1月复称青蒲村。2001年随同河乡划入桑…[详细]

李家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地处山间槽地,早年以李姓居民为主,故名。…[详细]

易家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居民以易姓居多,故名易家村。1949年前为桑柘乡第二保辖地。1958年,改称为易家大队。属桑柘人民公社。1962年春,分西南部置胡家大队。198…[详细]

东风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语有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故以东风为村名,希望当地快速发展、繁荣昌盛。…[详细]

白龙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现村由原白泥村、龙塘村合并而来,故各取一字,以白龙为村名。…[详细]

豆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居民以豆姓居多,故名豆家,后成为村名。…[详细]

烽南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烽南村是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鹿箐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传说在一大片的竹林中出现过鹿,故名鹿箐,后成为村名。…[详细]

大青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青村1949年前为同河乡第四保辖地。1951年民主建政时,从第四保置析出,置大喜村,隶同河乡。1958年时,改称大喜大队,属同河人民公社。1984年…[详细]

大喜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曾设场,每逢集市场上喜气洋洋,故名大喜,后成为村名。…[详细]

太平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居民希望生活平平安安,为寄托愿望,故名太平,后成为村名。…[详细]

尖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有一座尖而高的山,故名尖山,后成为村名。…[详细]

茶心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居住在茶山的中间,故名茶心,后成为村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桑柘镇面积相当:
到桑柘镇必去著名景点

桑柘镇相关名人

桑柘镇特产与美食
桑柘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彭水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