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置汉葭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四指导区。 1949年,划属第四区。 1954年1月,改第四区为第一区汉葭镇。 1956年5月,第一区更名汉葭区,汉葭镇仍属之。 1975年2月,汉葭镇从汉葭区划出改为县直辖镇。 2011年11月,汉葭镇以乌江为界分为二设立汉葭街道和绍庆2街道,同时将长滩乡并入汉葭街道。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绍庆街道境域属汉葭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四指导区。 1949年,划属第四区。 1954年1月,改第四区为第一区汉葭镇。 1956年5月,第一区更名汉葭区,汉葭镇仍属之。 1975年2月,汉葭镇从汉葭区划出改为县直辖镇。 2011年11月,从汉葭镇析置绍庆街道。 |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茶园乡。 1954年1月,茶园乡更名靛水乡。 2011年11月,靛水乡改为靛水街道。 |
1949年以前,境域分属第一、二区所辖。 1950年5月,第二区增设第五区。 1956年6月,第五区更名为保家区。 1958年10月,保家区改为保家公社。 1984年,保家公社改为保家乡。 2001年8月,保家乡撤乡设镇,改为保家镇,大河乡、木南乡、羊头铺乡及青平乡并入。 |
宋嘉定元年(1208年),置玉山镇。 明景泰元年(1450年),玉山镇因避讳更名郁山镇。 1989年3月,三连乡并入郁山镇。 2001年6月,朱砂乡、清平乡的天星村并入郁山镇。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鹿鸣乡析出始置高谷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改为高谷乡联保,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复为高谷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复属第二区。 1951年3月,析高谷乡东部置下塘乡。 1953年1月,析高谷乡西部置共和乡。 1958年1月,高谷乡改为高谷公社。 1984年1月,高谷公社改为高谷乡。 1999年2月,高谷乡撤乡设镇,改为高谷镇。 2001年5月,共和乡并入高谷镇。 |
清朝时期,属于茅田乡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初,改属福田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福田乡析置为桑柘乡。 1958年2月,桑柘乡改为桑柘公社。 1984年7月,桑柘公社改为桑柘乡。 2001年7月,桑柘乡、同河乡、鹿箐乡合并设桑柘镇。 |
宋时,置鹿角砦。 清朝时期,置鹿角镇;清乾隆后,改置为龙桥乡。 民国元年(1912年),龙桥乡先后属第三区团及第二区、一区所辖。 1951年1月,废龙桥乡,分置龙门、大园2乡,改属七区。 1958年3月,龙门与双龙2乡合并建立鹿角公社。 1962年3月,由鹿角公社析置双龙公社。 1984年1月,鹿角公社改为鹿角乡。 2001年,大园、鹿角2乡合并设立鹿角镇。 |
1951年2月,从第三区划出龙洋、润溪2乡,从第四区划出上岩西乡,同时从上岩西乡析置猴栗乡,从龙洋乡析置龙塘乡。 1953年1月,又由龙洋、龙塘2乡析置大厂坝乡。 1958年,改上岩西公社、猴栗公社、大厂坝公社。 1984年,改上岩西乡、猴栗乡、大厂坝乡。 2001年3月撤销区公所,上岩西乡、猴栗乡、大厂坝乡合并设立黄家镇。 |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上龙射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上龙射乡设普子乡,属第九区团。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区团,改设区公所,属第四区。 1952年3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设9区,普子为第九区。 1956年5月,第九区更名普子区。 2001年10月,撤普子区建镇,普子、桐荣、砂石3乡合并建立普子镇。 |
清朝时期,置龙射乡。 民国元年(1912年)初,龙射乡分置为上下龙射2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析下龙射乡置棣棠乡、龙射乡、平安乡3乡。 1953年1月,析龙射乡南部置大地乡,析西部与葡萄乡的一部分置和平乡。 1956年1月,大地、和平2乡并入龙射乡。 1958年2月,龙射乡改为龙射公社。 1984年1月,龙射公社改为龙射乡。 2001年3月,龙射乡、葡萄乡合并设立龙射镇。 |
清朝时期,置甘棠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甘棠乡析置为周南乡。 1951年2月,周南乡析置连湖乡。 1953年6月,分为桐木、回龙、连湖3乡,并改属第十区。 1956年2月,桐木、回龙2乡并入连湖乡,复属郁山区。 1958年1月,改为连湖公社。 1984年3月,改为连湖乡。 2001年8月,连湖乡撤乡设镇,改为连湖镇。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境域分属上、下万足2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上、下万足2乡合并为万足乡。 1951年2月,析万足乡西部置朗溪乡。 1952年9月,又析万足乡南部置石盘乡。 1958年7月,石盘乡并入万足乡,组成万足公社。 1961年2月,万足公社分为万足公社、石盘公社。 1984年1月,万足公社改为万足乡。 2008年8月,万足乡撤乡设镇,改为万足镇。 |
清朝时期,属龙射乡。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下龙射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从下龙射乡析置平安乡。 1953年2月,平安乡分为新平、红旗、平安3乡。 1953年7月,新平、红旗2乡并入平安乡。 1958年1月,平安乡改为平安公社。 1984年3月,平安公社改为平安乡。 2024年11月,平安乡撤乡设镇,改为平安镇。 |
清代,分属岍山、乔梓2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迁乔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一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岍山乡并入。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二区改为第二指导区,迁桥乡仍属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改属第五指导区。 1950年5月,改属第五区。 1958年10月,迁桥乡改为迁桥区队。 1961年3月,迁桥区队改为迁乔公社。 1984年1月,迁乔公社改为迁乔乡。 2024年11月,迁乔乡撤乡设镇,改为长生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