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昌元街道 | 隶属:荣昌区 |
行政代码:500153001 | 代码前6位:50015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4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2个行政村 |
昌元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地原名昌元镇而得名。
荣昌县辖镇。县府驻地。1951年建城区,1953年为城关区,1956年改城关镇,1981年置昌元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南,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辖小滩桥、白庙山、虹桥、新店子、罗里、宝城寺、观音桥、得胜岩、华家、螺灌山、碾子、五桂、玉皇、小坝、杜家坝、王家坪、-柳、花园、八块、太阳浩、顺河、黄金坡、高寺、梧桐、板桥、朱家桥、熊家院、燕子、塘坝、海螺30个村委会和外东街、东门口、大东街、东益当、玉屏街、园门巷、五福街、后西街、莲花街、外南街、白象街、外西街、外西尾街、施济桥14个居委会及雷家坡、万家坡、桐梓湾、李家坪、滴水岩、管家沟、蔡家沟、职工
春秋时,属巴国。
唐宋时,属昌元县。
明代,属荣昌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置昌元镇。
1949年后,属第一区。
1951年6月11日,从第一区划出设为城区。
1953年6月26日,更名城关区。
1956年6月,改为城关镇。
1981年5月,城关镇更名昌元镇。
2007年9月,撤昌元镇分设昌元街道、昌州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玉屏街。1953年城关区以街段划分11个居民委员会,始设玉屏街居委。1959年更为城关镇玉屏街居委。1981年更为昌元镇玉屏街居委。2002年…[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有一白象山。1991年始设昌元镇白象街居委。2002年为白象街社区。2006年白象街居委、水口寺居委、施济桥居委合并为白象街社区。2007年6…[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辖区内有桂花园街,桂花树成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传清代此地有一书生贺静庵,屡试不中,闲居家中,写一《忆事》诗中有“曾子居武城”之句,得名武城。…[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溪流,周边老百姓多为许姓,俗称许家滩。…[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建乡,将新兴里,峰高里二里合建一乡,取两地首字,建新峰乡。…[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其境内施济桥,为古荣昌八景之一“虹桥印月”中的“虹桥”。…[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海棠路,海棠又为花木,荣昌素有“海棠香国”之称,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坝子且村民以方姓居多,俗称方家坝。…[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山形似螺,中有空洞的螺罐山。1949年属联升乡。1958年联升乡和路孔乡合并为高店公社属高店公社。1959年分设联升公社属联升公社。1981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