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正兴镇 | 隶属:璧山区 |
行政代码:500121106 | 代码前6位:50012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76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取正心和会兴场的首字,得名正兴。
金堂水库、梅河欢畅、白露翻飞"",这是渝西美丽的正兴镇。正兴镇位于璧山县西南部,西与永川市相连,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口6公里,距县城27公里,距重庆市市中区4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75.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91亩,林地面积22803亩,到2005年场镇规划面积为1800亩。辖12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委员会。2004年末总户数13931户,总人口414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65人,农村劳动力23769人,外出劳动力13296人。
正兴镇资源丰富,旅游业亟待开发。一是镇内水资源充足,全镇水域面积4260亩,金堂水库是璧山县大型水库之一,2003年投资1000余万元
2024年7月,正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清末,正兴镇境域属璧山登里。
民国三年(1914年),属第三指导区。
1949年12月15日,属第三区。
1950年7月,成立正兴乡。
1951年末,属第九区。
1958年9月,正兴乡改为正兴公社。
1985年,正兴公社复改为正兴乡。
1993年12月,由正兴乡改为正兴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文华社区以正兴镇文华村得名文华社区。1994年为文华居委,后来改为文华社区。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这里是曾经的石院镇的太和场而得名太和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沙塝而得名沙塝村。建国初,因境内沙塝而得名沙塝大队,后称沙塝村。2004年,村建制调整时,将梁家村、新三村、铜院村、沙塝村合并成沙塝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修建有河堰灌溉良田得名河堰村。1952年得名,因境内修建有河堰灌溉良田,故得名河堰大队,后改称河堰村。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后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金堂水库而取名金堂村。建国后设“金堂大队”,后更为“金堂村”。2004年,金堂大队与长石大队合并成为“金堂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6月,璧山撤…[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大面坡而取名大面坡村。建国后设大队面坡大队,“大队”后称“大面坡村”。2004年,将大面坡村、青峰村、观音村3个村合并为“大面坡村民委员会”。2…[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取敬仰毛主席象“太阳”之意,故得名朝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乡人用石头建家院而得名石院村。原为石院大队,后为石院村。2004年,建制调整,设立石院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后,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古庙“尖山寺”而得名尖子山村。建国后设尖山子大队,“大队”后称“尖山子村”。2004年,4个村合并为“尖山子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7月,璧山…[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塆塘村是重庆市璧山区正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团结就是力量之意取名团结村。建国初,设大队以团结就是力量之意取名“团结”。“大队”后称“团结村”。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有一龙形的长石坡而得名是石龙村。建国初,以境内有一龙形的长石坡而得名“石龙大队”,后改称“石龙村”。202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后隶属之。…[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指境内卫寺幺店子,而取名卫寺村。建国后名卫寺大队,“大队”后称“村。2004年,村建制调整时,将卫寺、芦花、石坎3个小村合并而成卫寺村村民委员会。20…[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指取“更美好的前景在望”之意而得名曙光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