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覃家岗街道 | 隶属:沙坪坝区 |
行政代码:500106014 | 代码前6位:50010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0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0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3个行政村 |
覃家岗街道因清代中期,有一覃姓人家来境内开荒种地而得名。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地带,是重庆市久负盛名的经济强镇和沙坪坝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明星镇”。全镇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000人、流动人口26000人,辖5个村,23个经济合作社和3个社区。镇域内有大专院校6所,军队、区级机关及科研、事业单位上百家,市级图书馆1个,科教文卫优势明显;成渝、渝长、渝黔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渝遂、襄渝铁路横贯而行,有重庆火车东站和梨树湾货运站,信息、交通畅达、便捷,是典型的“城中有镇,镇中是城”的格局。
全镇人才资源丰富,有重庆市唯一一名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镇级干部,有市人大代表1名 、区人大代表7名、镇人大代表50名。有国家级劳模3名,全国乡
2005年10月,覃家岗街道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重庆市第十三区和第十四区管辖。
1951年7月,成立覃家岗乡。
1956年,上桥乡并入覃家岗乡。
1958年,覃家岗乡改为红旗公社。
1984年,红旗公社复为覃家岗乡。
1993年7月,覃家岗乡撤乡设镇,改为覃家岗镇。
2009年2月13日,覃家岗镇改为覃家岗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境内自然村“新立村”而得名,新立意为“新成立”之意,寓意万象更新。…[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凤鸣山区域,且为新成立的社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地原种植有大片梨树,故名梨园。后逐渐形成自然村,在此设立居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童家桥村原名金星大队,“金星”意指金光闪闪的星星。…[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该居委会为新桥村独立出来成立的新社区,且位于凤鸣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辖区内“梨树湾融汇温泉城”而得名。该居委会成立于2024年11月并得名,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山势似马,名马将岩,后逐渐形成自然村,在此设立居民委员会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辖区内主要干道“金桥公路”而得名,金桥寓意“金色桥梁,质量过硬”。…[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辖区内主要干道“凤天路”而得名,凤天寓意“凤舞九天”,代表了人民美好愿望。…[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此处原种有大量梨树,因地势呈弯弓形,取名梨树湾。后逐渐形成自然村,在村内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原为过路行人歇息的地方,以街上方北端有座石桥,取名上桥。后逐渐形成乡村,在村内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曾有一石桥,取新修建之意,名新桥。后逐渐形成自然村,在村内设立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