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坪坝街道 | 隶属:沙坪坝区 |
行政代码:500106002 | 代码前6位:500106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00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3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 |
沙坪坝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沙坪坝正街而得名。
沙坪坝街道成立于1954年,位于沙坪坝主城区中部,紧靠嘉陵江,辖区有10个社区居委会,面积2.68平方公里,人口7.1万人。
辖区有重庆大学、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沙坪坝小学、育英小学、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小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有国家级科技园——重庆大学科技园、欣阳集团、同创集团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
-
思想
沙坪坝街道办事处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街情,夯实基础,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区域科教文化优势,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把沙坪坝街道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一流街道办事处。
-
成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入重庆市,属第十四区,设沙坪坝镇。
1953年,建立沙坪坝街道。
1960年,沙坪坝街道改为沙坪坝街道公社。
1962年,恢复沙坪坝街道。
1968年,改为抗大路革命委员会。
1978年,恢复沙坪坝街道。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4年此地新建房屋,取“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之意,名一心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32年沙磁公路建成及1933年重庆大学迁入后,此地形成街道,名沙坪坝街,1952年将街划为南、正、北三段,此属正中段,得名沙坪坝正街,群众习称沙正…[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2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此修筑房屋,后形成居民区,群众习称建工村。…[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境内劳动路得名。“劳动路”得名于1950年劳动村,以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精神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72年地有沙坪坝水厂,习称饮水村。原为沙坪坝街道第九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饮水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代至民国时期,曾设有三个渡口,中间的名中渡口,此地为下中渡口,1942年汉渝公路建成后,在此设车渡、轮渡,后上中渡口、中渡口消失,群众习称此地为中渡…[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6年重庆大学在此兴建职工住宅,取“新中华”之意,名新华村。…[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此地松树较多,历称松林坡。2001年成立松林坡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