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

>
地名:双河口街道隶属万州区
行政代码:500101019代码前6位:500101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4100
车牌代码:渝F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2万人
人口密度:约22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双河口街道因龙宝河的两条支流在辖区内交汇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为适应移民安置、开发建设的需要而设立。位于万州城区的西南部,东与龙都街道相依,南与高峰镇毗连,西与九池乡接壤,北与牌楼街道为邻。二○○四年区划调整后幅员面积为23平方公里,辖螺蛳包、一碗水、学堂湾、槽房四个社区和龙宝、万利、石梁、檬子、永清、石鼓、大榜七个村,常住人口为3.5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员2.3万人。

双河口街道是万州区三峡移民搬迁的主要安置区之一,城区居民主要由城迁移民、占地移民、企业搬迁移民和征地农转非人员组成,其中三峡移民9100余人。近年来,双河口街道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采取有力措施,保稳定、促发展

+查看详细双河口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夏商时,属梁州地。

周时,属巴子国。

秦时,属巴郡朐忍县。

1958年9月,属龙宝公社。

1998年12月,析龙宝镇部分村设双河口街道。

铜梁安居古城
螺蛳包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地形像螺蛳,故名。1992年撤消郊区乡,设置螺蛳包居委会;2004年建王家花园社区划归螺蛳包社区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学堂湾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湾内曾有一学堂,故名。1951年属九池公社回龙村,1956年属双河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建立杨柳大队,村内有杨柳冲得名,划属龙宝公社;19…[详细]

槽房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其境内以前有一酿酒坊,故名。1949年设和平大队,下设9个队;1966年改为群英大队,1970年恢复和平大队;1981年因与郊区公社的和平大队重名,…[详细]

一碗水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其境内有一碗水,故名。1982年成立一碗水居委会,2004年9月村组调整时,将原万全社区合并为一碗水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石梁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其境内有一多石头的山梁,故名。1951年1月设石梁村;1953年设石梁乡,管辖石梁、流水、万利、双扬;1954年撤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石梁大队…[详细]

永清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清村,因其境内永清观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龙宝乡二十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永清村,1953年设过永清乡,乡政府驻永清观。1954年撤乡…[详细]

石鼓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个天生的石头像鼓形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龙宝乡十九保,1951年1月改为回龙村。1958年公社化时称回龙大队。因与本市其它大队重名,19…[详细]

龙宝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龙宝村,因其境内龙宝山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龙宝乡第16保;村境内有龙宝山得名,1951年1月建龙宝村;1956年属双河高级农业社;1958年建立公社时改…[详细]

大榜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大榜村,因其境内一大榜田而得名。1951年1月设大榜村;1956年属双河高级农业社;1958年11月改为管理区队,1961年复置大队;1984年恢复大…[详细]

万利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万利村,因境内有一万寿寺而得名。民国时期属高峰乡8甲,因境内有一万寿寺,1951年1月建村时取其万字命名万利村;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万里大队,象征万…[详细]


以下地名与双河口街道面积相当:
到双河口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双河口街道相关名人

双河口街道特产与美食
双河口街道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万州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