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响水镇 | 隶属:万州区 |
行政代码:500101136 | 代码前6位:500101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4100 |
车牌代码:渝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8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响水镇因响水滩流水叮咚如琴声而得名。
1927年置响水乡,1931年设三三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响水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46公里。面积59.5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公路与省道万(县)忠(县)路连接。辖力术、总角、保合、白庙、万民、响水、小寺、铜罗、牛塘、张家、长岭、大同、公议、朝房、付家、新村、高石、大 、宝莲、国家、石猪、易家、青林、上坝24个村委会和中心街、万民路、东兴岭3个居委会。企业有建材、化工、印刷、包装等厂和商贸、运输、建筑、饮食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桑蚕、生猪、淡水鱼、家禽为主。??.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响水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响水乡改设三三镇。
1958年,三三镇改为三三公社。
1983年,三三公社复改为三三乡。
1992年10月,三三乡改建响水镇。
1998年12月,响水镇析置国家乡。
2004年7月,国家乡并入响水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响水滩流水叮咚如琴声,数里之外可闻,清代名人徐云阶在此地响水河复兴桥题词“响水鸣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宝莲村,因其境内宝莲寺而得名。1951年1月建宝莲村(属响水乡)。1953年划归易家乡。1956年划还响水乡。1958年11月改为宝莲区队。1961年…[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总角山,故名。1951年1月建总角村。1958年11月为总角区队。1961年为总角大队。1967年改为红旗大队。1975年复名总角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响水滩,故名。1951年1月建响水村。1955年,将三元村并入响水村。1958年11月为响水区队。1961年析出三元大队为响水大队。1984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万家岩,故名。1951年1月建万家村。1953年改为万民村。1958年11月改为万民区队。1961年改为万民大队。1984年改为万民村。199…[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联合村,因其铜锣和牛塘两村联合,故名。1951年1月改为联合村,牛塘村改名大坝村。1958年,改村为联合区队。1961年改为联合大队。1985年改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家村,因其境内张家寺,故名。1951年1月建张家村(属响水乡)。1953年划归大坝乡。1955年划还响水村时并入大坝村,1958年11月改为大坝区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公议祠,故名。1951年1月建公议村。1958年11月改为公仪管理区队。1961年分为公议、大同、梨树三个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将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青林村,因其境内青林寨,故名。1951年1月,废除保甲、改保建村,建兴隆村(属响水乡),以境内兴隆场得名。1953年划入易家乡。1956年划还响水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石村,因其境内高石梯,故名。1951年1月建高石村(属响水乡)。1953年划归高石乡。1955年划入易家乡。1956年划还响水乡。1958年11月为…[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付家村,因其境内有一付家洞,故名。1951年1月建付家村(属响水乡)。1953年划入高石乡。1955年划入易家乡。1956年划还响水乡。1958年1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