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茨竹镇 | 隶属:渝北区 |
行政代码:500112140 | 代码前6位:500112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120 |
车牌代码: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茨竹镇因境内多刺竹,奇茂壮观,在民间流传有多种美丽的传说,故以谐音而得名。
茨竹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北部,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国道210纵贯全境,素有“重庆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为60.25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80个社,有7827户24706人(其中:农业人口18984人,非农业人口5722人)。有耕地面积21879亩(其中:田10661亩,土11218亩)。 2005年全镇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52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8吨;预算内财政收入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9‰。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二、发展思路
在实践中,镇党委政府经过
清初,茨竹镇境域始建回龙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茨竹乡。
1949年,属江北县第四区。
1953年,属江北县第十三区。
1958年,茨竹乡改为茨竹公社。
1983年,由茨竹公社改为茨竹乡。
1993年,由茨竹乡、寨坪乡、两岔乡3乡合并为茨竹镇。
2007年,华蓥山镇并入茨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取茨竹的“竹”字与主街道北止点尖峰的“峰”字组成路名“竹峰”。…[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有一条小河从场中穿过,得名中河。成立于200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1915年客商过此坡,金银被盗得名金银坡。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多刺竹,奇茂壮观,在民间流传有多种美丽的传说,故得名茨竹场,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开有玉兰花,故名玉兰沟。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坡面宽阔得名大面坡,村沿用其名。2003年10月大面村与尖峰村合并成大面坡村。2024年更名为大面坡社区村民委员会。2024年更名为大面坡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形如半月且以前建有一寨得名半边月寨,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天宫犀牛精私自下界,二郎神杨戬奉旨捉拿,他睁开天目扫视,只见华蓥山脉南天门一带妖气缭绕,料定犀牛精藏身于此。于是摇身变成白发老太,来到南天门寄居于…[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名中兴之意。以前比较集中,故名“中心”,后避免重复,改名“中兴”。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花厅村、六池村中各取一字得名“花六”。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自力更生”之意得名“自力”。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屋前种有很多花得名花云屋基,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处是三条河沟的汇集处得名三江口,村沿用此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封家新房子,泉水丰富,得名“新泉”。…[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长五间,艾、封、文三姓联合建场,取同心仁义得名同仁场,设村时以此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沟内有方姓居住,故名“方家沟”,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场址原名秦家塘而得名“秦家场”,村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邻近华蓥山,村沿用其名。1950年中兴乡第六村。1959年属华蓥山牧场。1962年为华秦公社华蓥大队。1984年更名为华蓥村。2003年康家村、棕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