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岭镇 | 隶属:福清市 |
行政代码:350181105 | 代码前6位:3501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1 | 邮政编码:350000 |
车牌代码:闽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45人 |
人口密度:约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南岭”取下岭的主要村庄南厝和下岭中的各一个字定名。
福清市辖乡。1981年置南岭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北部山区,距市中心13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7万。辖文祚、吉岚、上岭、南岭、西溪、梨洞、大山、马斜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花生、大豆。有全省首家大规模养牛场。
2024年2月,南岭镇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4年12月,南岭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福建省森林乡镇。
2024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南岭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南岭镇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吉岚村游击队活动地旧址吴氏支祠位于福清市南岭镇吉岚村。吉岚村是革命老区村,是解放战争时期福清东区游击队的重要活动据点。村落隐蔽,易守难攻,是中共福(清)长(乐)平(潭)领导选中的革命活动游击
陈英烈士墓位于福清市南岭镇西溪村西北侧思亲堂旁。陈英烈士,原-名陈依玉,1926年4月生于西溪村一户贫苦家庭,生活无计,由同村人陈美介绍参加革命。他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1948年7月1
唐宋时期分属感德乡方成里、新安里,清属海口镇,民国属海口区。
1950年属第二区。
1955年属城头区,1958年属海口人民公社。
1961年属城头人民公社。
1981年成立南岭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厅批准,改乡为镇,辖梨洞、文祚、吉岚、上岭、南岭、西溪、马斜、大山八个村委会,延续至今。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嘉靖年间,后俸杨氏一文官,隐居此地山林之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重山,村舍置虎头山东侧,七层岩山西南侧,群山环绕,因村中经常被灰雾所笼罩,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南岭村为界,西,东两大高低群岭,村居其之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岭村原名南厝村,因有两个自然村,南岭与岭口自然村,后由两个自然村各取一个字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里有条溪,从西流到东,故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有龙山境,后垄境。明属西隅方成里。元沿之。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梨洞村因后山有个梨子一样的山洞而命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有龙津境,上垄境。明属西隅方成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1943年属海口镇元龙乡七…[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舍位于崩山,大山母之麓,故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有大王境。明属西隅方成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1943年属七社保,海口镇元龙乡。1950…[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马蛇村,取山形像马、蛇命名。土改后,改名为马斜。…[详细]
陈英烈士,原-名陈依玉,1926年4月生于西溪村一户贫苦家庭,生活无计,由同村人陈美介绍参加革命。他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1948年7月1日入党,不久即被闽中游击支队副司令员陈亨源选派为司令部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