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山村 | 隶属:黄石镇 |
行政代码:350304101220 | 代码前6位:35030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4 | 邮政编码:351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B | 行政级别:村 |
此地原为兴化湾中的一个小岛屿,四周一片汪洋,故称大孤屿。因其形如龟,故又称大龟屿。后因岛屿之上有一小山,多金色土壤,村民沿山麓建居,形成村落,故得名金山。
金山村简介
黄石镇金山村位于木兰溪下游,兴化湾畔的南洋平原上,全村937户,总人口5124人,土地耕地面积1860亩,共有12个片分为11个村民小组,村配备两委干部7人,共有党员131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村-户代表59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产业以石雕、木雕业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298元。
走进金山村口,“黄金路”边就看到“莆田石源艺雕有限公司”内数佰尊的人像挥手欢迎你,几十名工艺师傅个个聚神琢磨物像。再沿着水泥路走进村内可以看到一盏盏路灯,一横横的村民住房有序排列,各条水泥路交叉连接,尾厝的龙应殿,海头的金山宫有老人在榕树下,有的打麻将,有
金山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金山村海头自然村。朱维干是黄石镇金山村人,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追求进步,支持革命,与闽中革命同志陈国柱、陈国桢、林汝楠等往来密切,这些革命同志以他家
宋、元、明代属连江里;清沿明制,属三区连江里;913年属黄石区金山乡;1939年属二区(涵江)金山乡;1945年属黄石金山乡,下设中镜、尾厝、海头三保,保下设甲;1949年8月21日莆田县解放;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设立区、乡,属第三区金山乡;1952年完成土改后属三区金山乡;1956年属黄石镇金山乡;1957年成立金山农业生产大队;1958年成立黄石公社金山大队;1961年成立黄石区东甲人民
金山村附近有金山交通站旧址、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梅妃故里、后黄村、文峰宫、莆田苦竹寺等旅游景点,有兴化米粉、兴化桂圆、莆田荔枝、莆田桂圆、油拌索面、兴化煎粿等特产,有妈祖祭典、莆田九鲤灯舞、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妈祖信俗、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江梅妃传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