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桥兜村 | 隶属:黄石镇 |
行政代码:350304101229 | 代码前6位:35030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4 | 邮政编码:3511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闽B | 行政级别:村 |
因地处莆田南洋与北洋的交叉点,古时建一宁海桥,后村民建居于大桥南侧,故得名桥兜。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村名单发布,桥兜村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村名单,桥兜村榜上有名。
桥兜村简介
桥兜村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以北5公里处,东临江东村梅妃故里梅妃亭,北靠延绵弯曲秀丽的木兰溪,并有创建于元朝年代的宁海桥,素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宁海初日就在该处,新的宁海新桥正在新建之中,在不久的将来,桥兜村必定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全村方圆面积约1.9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437户,人口1856人,村配备两委干部7人,共有党员82人,其中预备党员8人,村-户代表40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农民人均收入9818元。
走进黄石镇桥兜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田野、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见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休憩谈天。一盏盏路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林墩自然村。1927年夏,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黄元从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墩村,在林墩戚公祠创办宁海小学,从事农村教育,向学生宣
时代:元地址:中国福建省莆田县黄石镇桥兜村这里溪海汇集,潮大流急,泥沙滚滚,因而建桥工程十分艰巨。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三百多年间,六建六圯。现存的桥,是
宋、元时期属感德乡连江里;明、清时期属三区连江里;解放前属桥兜保;新中国成立后属三区桥霞乡;1955-1956年属黄石区清霞乡;1957-1958年成立黄石区清霞乡桥兜农业社;1959-1960年成立黄石公社桥兜大队;1961-1965年改为黄石区清江公社桥兜大队;1966年林墩、龙花、桥兜合成桥兜大队;1984年改为黄石镇桥兜村;2002年至今为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委会。
桥兜村附近有黄石宁海小学旧址、宁海桥、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梅妃故里、后黄村、文峰宫等旅游景点,有兴化米粉、兴化桂圆、莆田荔枝、莆田桂圆、油拌索面、兴化煎粿等特产,有妈祖祭典、莆田九鲤灯舞、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妈祖信俗、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江梅妃传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