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莲乡 | 隶属:闽清县 |
行政代码:350124201 | 代码前6位:3501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1 | 邮政编码:350000 |
车牌代码:闽A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48人 |
人口密度:约9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民国时期有上寨保,莲埔保,建国后合并一个乡,各自取一个字,称为“上莲”。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上莲公社,1964年并入池园公社,1980年复分置上莲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面积63.7平方公里,人口0.8万。境内群山耸立,古嵩公路穿过。辖上莲、溪坪、新村、莲埔、上寨、田溪、石漏、上丰、下丰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毛竹。
2024年1月,上莲乡被命名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上莲乡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宋代属永宁乡仁寿里。
元、明属寿宁乡仁寿里十二都。
清代,莲埔、溪坪、峰洋等10个自然村属淳化乡。
民国初属第四区五团,后属二区双芝乡。
1949年9—12月成立双溪乡,辖溪村、上莲、石丰、秋园4个保。
1950年设石丰、上莲、溪村3个乡属第四区。
1958年设上莲、溪村、石峰3个大队属池园公社。
1961年由池园公社分设上莲公社。
1964年又并入池园公社。
1980年复分设上莲公社。
1984年7月改为上莲乡人民
闽清县上莲乡上莲村位于闽清县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距福州市区90公里。村下辖浅坂、下寨两个自然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267户,总人口1005人,其…[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兰溪从村中央流过,村民在溪的两边坪地处建房。故取名“溪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溪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在1965年由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即星阳、院墘、村尾、炉下、翠坑,其中以星阳、村尾两个自然村为最大,则以两个最大自然村头一个字合并命名为星村,又为了标…[详细]
莲埔村位于上莲乡西部,距县城39公里。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共295户,总人口1035人,党员35名。土地面积4395亩,其中耕地面积941亩,林地2…[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先由黄姓人家在此处居住,到十一世纪,因黄家外迁,成为无名之地。后由林、池、刘、蒋、付等姓聚居,因在村中建一个寨堡,坐落于水头之上方,故取名“上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周环山,一条小溪从中穿流而过,溪的两岸都是稻田,故取名“田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田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漏米石头专供过路人客和亲朋好友一人一筒,漏斗的口很细,漏下一筒米需要2-3个小时,后来有人嫌漏口太细叫石匠师傅把洞打大一些加快出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早年里聚居池蒋两氏在此地耕作,秧苗长势良好,结果收成时,常常是上坵丰收,下坵欠,故取名“上丰”。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上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早年蒋氏在此洋中开垦上下两片稻田,同样耕耘,上片收成不佳,下片稻田丰收,故取名“下丰洋”。1961年成立大队时,以驻地下丰洋,取名“下丰”。设立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高山,山峰有隔,村庄坐落隔的头部处,故称隔头,后因“隔”与“佳”本地方言同音,也易写,故改名为“佳头”。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佳头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在清朝年间(距今200多年),吴姓人家迁居此地,在大田墘上建房开发,故取名“大墘”。清代设立,沿用至今。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大墘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原后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在自然村中有一条街,1963年设立大队时取名“街中”。沿用至今。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街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黄姓迁居于此时,曾建造一座祠堂,名叫“福里堂”故取名“福里”。于明清期间命名,沿用至今。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福里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祖先迁里洋定居,后又扩展到前洋,增加了一个洋,取名加洋,因“加”与“佳”谐音且更有意义,故定名“佳洋”。设立村民委员后,即“佳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围都是茂密的森林,村庄座落于树林之中,故名“林中”。于明清命名起沿用至今。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林中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内有一条小溪名叫卑溪,以溪名作为村名,故名“卑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卑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处在一个山峰上,顶峰有一片平坦的小洋,取名峰顶洋,后演化简称“顶洋”。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顶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方的樟岭隔上,有两颗大樟树,村坐落在樟树的里边,故取名“樟里”。因旧时以毛竹捣浆制纸,曾名“浆里”。于明清期间设立使用,沿用至今。设立村民委员会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