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谢坑村 | 隶属:岭下乡 |
行政代码:350923206210 | 代码前6位:3509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J | 行政级别:村 |
因村地处山涧谷地,为感谢地理先生取名谢教坑,后简化为谢坑,故名。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谢坑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6月,谢坑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24年10月,谢坑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谢坑村全村373户,1566人,海拔890亩,土地总面积23507亩,耕地1507亩,有林地22000多亩,是岭下乡林业、锥粟、毛竹主产区,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锥栗、毛竹,2024年高山蔬菜面积850亩(复种面积),锥栗面积630亩,毛竹71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全村已实现通水、电、闭路电视,村级卫生所2个,村级小学1所。辖区内拥有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唐朝时期建设的永兴寺等旅游资源。
谢坑村与葛畲村、上楼村、东峰村、富竹村、罗厝村、梅溪村、横坑村、开源村、岭下村、上梨洋村相邻。
1949年属双溪区谢坑乡。
1961年为岭下公社谢坑大队。
1984年改岭下乡谢坑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谢坑村附近有白水洋鸳鸯溪、南山漈、闽东北廊桥、屏南文庙、后龙古建筑群、宜洋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屏南老酒、屏南米烧兔、屏南李、一捧雪、屏南夏香菇、鹫红工夫红茶等特产,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屏南平讲戏、屏南四平戏、屏南双溪铁枝、甘国宝传说故事、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