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谢坑村 | 隶属:玉滘镇 |
行政代码:445203112208 | 代码前6位:4452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663 | 邮政编码:52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V | 行政级别:村 |
谢坑始祖壶山公,于南宋理宗时,奉旨镇守宋潮州,时元兵入侵中原,家属随定居揭阳梅岗之东,择凤山南麓创居,乡名曰谢厝坑,公第三子乐静公派下西涧公居郡南,次子朴翁公居坑东,三子乐坤公居西厝。历今七百余年,后代蕃盛。谢坑背山面水,田野土质纯泥,多为水田种稻,民概业农。旧社会人口1600余人,田园1700余亩,富少贫多,逢春秋荒,贫民以肩头为米瓮----出门卖盐、贩豆,上山割草,挑柴出卖以维生。四季农忙,无论贫富,皆亦足落田,勤其劳作,蔚然成风。历代先贤,五世祖默斋公,仕南京太平府同知。七世祖月峰公仕益王府教授,两任教官。十世祖中喜公,仕江西临武县正堂。十九月世祖许植槐,任揭阳县训导。民国时,谢仲仁为本
元朝中期创村;1950年属梅岗区;1952年属梅东区;1956年属玉滘乡;1958年改归云路乡,同年并入梅岗公社;1961年改归玉滘公社;1963年并入云路公社;1965年改归玉滘公社;1983年改归玉滘区;1986年成立谢坑村委会,沿用至今。
谢坑村附近有望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阳美玉都、北标窥日、双溪嘴、风门古径等旅游景点,有吴厝淮山、埔田竹笋、炸姜薯卷、五房绿茶、桃山格篮、古山二号龙眼等特产,有揭阳铁枝木偶、狮舞(刘厝寨金狮)、祭祖习俗(灯杆彩凤习俗)、锣鼓标旗队、竖灯杆升彩凤、摆猪羊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