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滨村 | 隶属:山腰街道 |
行政代码:350505001212 | 代码前6位:35050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闽C | 行政级别:村 |
因坐落于大海之滨,正南方是大海,又是山腰盐场及钟厝工区的产盐之地。古时候,海水流经埕边与崇福交界的大港直至三朱村的昆山脚下,曾为船只停泊之地,因此得名“海滨村”。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海滨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海滨村简介
【经济社会】
海滨村区域面积为小组,全村共370户1200余人,旅居侨胞300多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海滨村以菜农经济为龙头,发展了多种经济,周边有皮革厂、雨伞厂、纺织厂等企业十多家。村民多数到工厂就业,出租房比比皆是,村内有海滨超市、菜市、酒家等商店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村民年人均收入数千余元,大大地搞活了市场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海滨新村部于2008落成,屹立于驿峰公路北侧,立交桥边。雄伟壮观,共投资100多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中,全村新建楼房50多座,域内有老
始建于晚唐年间,其鼎盛时期曾为“万人烟”,几经风云变幻而一度衰落;民国年间属山腰区公所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4年属惠北超先公社前黄乡埕边村,崇福村属普安辖区;1957年属山腰公社海滨农场(即国营海滨农场);1967年属山腰盐场(更名为五七农场);1999年属埭港镇海滨村委会;2001年属山腰镇海滨村委会;后挂牌为山腰镇街道办事处海滨村民委员会。
海滨村附近有红星生态园、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坑内山、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等旅游景点,有涂岭龙眼、泉州花灯、涂岭猪脚、泉港涂岭卤猪脚、东璧龙珠、泉港浮粿等特产,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打城戏、泉州北管、永春纸织画、蟳埔女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