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坑村 | 隶属:夏茂镇 |
行政代码:350405102215 | 代码前6位:35040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级别:村 |
因村地势较平,原称罗坑坪,后为方便,去″坪”,取罗坑二字,故名。
2024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罗坑村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村。
沙县夏茂镇罗坑村位于夏茂镇西北部,距集镇约6公里,辖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43户1680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38人;全村土地面积7071亩,其中耕地面积1670亩,林地面积5431亩; 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达10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
罗坑村与岩坑村、车溪村、岩观村、上碓村、儒元村、后垅村、长阜村、水头村、溪口村、大布村、新建村、洋元村、梨树村、李窠村相邻。
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沙县夏茂镇罗坑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原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别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由大雄宝殿、魁星楼、古戏台、文昌帝殿、五谷神君殿等组成。1934年1
古属十八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夏茂区罗坑乡,1961年为夏茂公社罗坑大队,1984年为罗坑村村民委员会。
罗坑村附近有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沙县小吃文化城、七峰叠翠风景区、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沙阳乐园、红军攻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郑湖水柿、沙县红边茶、卤鸭掌、老情人豆干、沙县竹凉席、烙粑等特产,有沙县定光佛信俗、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沙县肩头棚、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