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和村 | 隶属:湘店镇 |
行政代码:350824113202 | 代码前6位:3508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闽F | 行政级别:村 |
三和取三个小自然村和合之意,故名。
湘店乡三和村是武平县偏远的山村,位于湘店乡的东南部,距县城67公里。辖流坊、山背、白竹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192户,998人。三和村村主干2人,计生管理员1人,妇代主任1人。全村耕地面积564亩,林地14000亩。当地盛产食用菌,95%村民种植食用菌,年产食用菌12吨,年产值30万元。2024年全村党支部有党员35人
三和村与七里村、尧山村、店下村、湘洋村、湘湖村相邻。
2024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三和村上榜。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三和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山背、流方、白竹陂叫三秀村,属小澜管。
1952年与小澜分开,三秀与尧里松山合并一起称尧秀乡,属桃溪区。
1956年撤区并乡,与湘洋合并,称大尧乡。
1958年公社化后称三和大队(包括流方,山背,白竹陂,大坝自然村)。
1984年起改称三和村委会,属湘店乡,地名沿用至今。
三和村附近有武平狮岩、千鹭湖景区、梁野山风景区、武平文博园、武平定光佛祖庙、武平县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武平仙草、武平西郊盘菜、龙岩沉缸酒、武平绿茶、武平芙蓉李、武平青皮冬瓜等特产,有武平民俗绝技、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春耕习俗、闽西(上杭)傀儡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