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雷镇 | 隶属:古雷开发区 |
行政代码:350623115 | 代码前6位:350623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9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旧县志记载,古雷山原作鼓雷山,以“潮音时至,声如鼓雷”得名。另一说法是因古雷山高耸海滨,形状如螺,取名高螺,后雅称为古雷。
古雷镇位于漳浦县南端的古雷半岛上。三面临海,北与杜浔镇北坂村相接。辖区包括整个古雷半岛及附近海域、岛礁。半岛南北走向呈条带状向大海延伸,南北长17??3公里,东西宽3~4千米(最窄处仅300米),面积40平方公里。多为沙滩沙丘及沙质地。在南部依次有庞尖山(海拔78米)、古雷山北峰(又名岱仔岭,海拔270米)、笔架山(海拔199米)、古雷山南峰(又名下??岭,海拔100米)、古雷头山(海拔149米)。古雷山是古雷得名的原因,旧县志记载,古雷山原作鼓雷山,以“潮音时至,声如鼓雷”得名。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古雷山高耸海滨,形状如螺,故称高螺,雅称为古雷。
古雷镇经济以渔业为主,农业辅之。渔业以海水和滩
2024年1月,古雷镇被命名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宋朝时属常乐乡绥康里,明朝时属十七都的古雷巡检司,清初划为“弃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属九都的铜山营,1914年属东山县第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东山县第四区。
1955年12月划归漳浦县管辖成立古雷区,1958年归属杜浔人民公社,1961年体制下放时成立古雷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1992年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命名为古雷镇并沿用至今。
林村是古雷镇最北的一村,北与杜浔北坂村交界,南与港口村为邻,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旧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 经济状况 有浅海涂滩4800…[详细]
港口村位于古雷镇北部,北邻西林村,南邻下堀村,东临浮头湾(俗称后江),西临东山湾(俗称前江),新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村自建简易公路与杜古线连接,并连…[详细]
下堀村半渔半农,有耕地1272亩,其中水田72亩,农地1200亩。前江有滩涂1500亩,主要养殖牡蛎、对虾、泥蚶,并有一养鳗场。后江沙滩建有鲍鱼养殖场…[详细]
古雷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北邻下堀村,南邻油澳村,东临浮头湾(后江,西临东山湾(前江)新、旧杜古线公路都从村境通过。 经济情况 后江海滩为鲍…[详细]
油澳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北与古雷村河边自然村相接,南与陂内村寮仔自然村相接,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新、旧杜古线公路都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及基…[详细]
陂内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南邻半湖村,北邻油澳村,东邻杏仔村,西临东山湾,杜古线公路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陂内村以农为主业,渔业…[详细]
杏仔村位于古雷半岛中南部东侧突出部,东临浮头湾,与菜屿列岛相望,北靠防护林带,南邻坡内村,西邻油沃村,有乡村公路通油澳与杜古线公路相接,新杜古线从村境…[详细]
半湖村位于古雷半岛中部,地势平坦,北与陂内村接壤,南与龙口村交界,东与杏仔村为邻并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新旧杜古线公路从村境通过, 经济状况 …[详细]
龙口村位于古雷半岛南部,北邻半湖村,南隔古雷山北峰与岱仔、古城二村交界,东临浮头湾,西邻西寮村,并临东山湾,新村古线公路从村境经过。 经济状况与…[详细]
尚设有西寮社,先是附近村庄的渔民在这里搭寮居住,以便作业,因此处西海岸,故称西寮,后形成村社,遂以“西寮”作为社名,开基祖分别来自古城、岱仔、龙口。 …[详细]
下安村位于古雷半岛南端,北隔古雷山南峰(下安岭)与岱仔村交界,南有古雷头山,古雷头山以外为大海(台湾海峡),东临浮头湾,西临东山湾。旧杜古线公路从村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