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宁远镇 | 隶属:安定区 |
行政代码:621102107 | 代码前6位:6211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05万人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明初有宁远县(令甘肃武山县)人在此开店卖食品,因地处定西、会宁、通渭三县交界,被过往商旅呼为宁远店。明季中期以来,该地辖属肃藩屯地牛营,遂称牛营店。清季仍称宁远店,“去县治宁远店北……”(见宁远羊营今存咸丰十年通渭县儒学生员潘世择撰《皇清赐八品寿官吕太翁墓志》)。建国后设宁远乡政府于此。
自然环境:宁远镇位于安定区东南35公里,总土地面积28.99万亩,耕地面积10.05万亩。平均海拔1996米,年平均降雨量390毫米,年平均气温6.2℃,全年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辖1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819户,乡镇总人口20941人,乡镇从业人员10500人。
六通情况: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6个村通公路,10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24人,病床15张。有各类学校18所,教师184人,在校学生5713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6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912公顷,粮食总产量96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宁远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羊营堡子遗址位于宁远镇羊营村东南山巅台地,年代为宋—明。类别为古遗址军事设施遗址。2024年4月,定安区人民政府公布其定安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外层城壕四周以外10米。建设控制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设宁远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改镇。
1951年9月,改设区(第六区),辖14乡。
1958年10月,改设宁远公社。
1983年7月,改乡。
2000年10月,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人民向往永远安宁故而得名。1983年改为宁远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川村地理位置北临宁远镇高河村,东临宁远镇长湾村,西临宁远镇宁远村,于高河村、长湾村河流交叉处。河流形成山岔,前川村位于大岔口,有川地同时也有山区,相…[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属郑家乡马泉村,合作化时为马泉高级社,公社化时属宁远社,改为长湾大队,1983年改为长湾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最早由高姓人家居住,并且有一条河贯通全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形平坦并且大多居民姓李故而得名李家塘。…[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后期,该社原住人口以李氏居多,地处华家岭山梁一平缓地带,得名李家渠,后又将“渠”字写成“曲”,故现在称李家曲。…[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清末时期此地人们希望能够富裕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世纪60年代以前贾堡俗称刘贾家堡子,后由于贾姓人多,命名为贾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土改时属红土乡管辖,1958年划归宁远公社归贾堡大队管辖,1962年另设闯家岔大队,1983年改为闯家岔村,2002年宁远乡撤乡建镇。隶属安…[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属红土乡,薛川乡两乡管。改革开放后改名为王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地土壤多为红土,便于就地取土烧砖,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羊营是明代肃王府屯军圈养之营地。1952年属薛川乡,1958年为羊营高级社,1958年为宁远公社羊营大队,1983年改为羊营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5年,社教后,龙河大队和薛川大队合为薛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上罗姓社员占很大比例,以前罗川村的村部就在罗川村罗川社,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