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巩驿镇 | 隶属:安定区 |
行政代码:621102106 | 代码前6位:6211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03万人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因元代在西巩设驿站,故而得名。
自然环境:西巩驿镇位于安定区东北部,总土地面积30.75万亩,耕地面积9.55万亩。平均海拔1793米,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50天。
行政区划:辖16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785户,乡镇总人口20132人,乡镇从业人员10066人。
六通情况:16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4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18人,床位15张。有各类学校18所,教师260人,在校学生456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77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483公顷,粮食总产量11640吨,农民人均纯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西巩驿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民国元年(1912年),设西巩堡,后改保,属青西乡。
1949年12月,析置西巩驿乡。
1951年9月,改设区(第五区),辖14乡。
1958年10月,改设西巩驿公社。
1983年7月,改乡。
2000年10月,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迁来此地的农民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安居乐业,故取名安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丰旺乡,三驿村,解放后,命名为安乐村,1983年,改建为肖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形形似犁地的铧尖故而得名。1983年前为定西县西巩驿铧尖大队,从1983年开始被命名为西巩驿乡铧尖村,2000年被命名西巩驿镇铧尖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8年以前与现西巩驿镇铧尖村村民委员会合称西巩驿铧尖村,由于原铧尖村面积大,为方便管理,双桥、八沟等五社便与铧尖村分离,因上岔新建有寺庙花坪山兴雲…[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叫寺坪大队,1983年变为寺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条河流被称为南河故而得名。1983年,命名为西巩驿乡南河村民委员会,2000年,撤乡建镇,称西巩驿镇南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巩驿镇在宋时被西夏占据,公元1092后,宋朝在此建城堡,取西夏被宋所巩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长满刺荆,阳光照射过来好像一片花海,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有一条旧马路穿过该地,马路两旁有商铺,又原计划将西巩驿乡政府设在该地,后改设到中驿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左宗棠在此地扎营,故名。1983年前为定西县西巩驿公社营坊大队,从1983年开始被命名为西巩驿乡营坊村,2000年被命名西巩驿镇营坊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栗姓为此地的大户,又地形为川区,所以取名栗川。…[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农户居住在河的旁边,故命名为河畔。1958年为定西县西巩驿公社河畔大队,1983年更名为定西县西巩驿乡河畔村,2003年更名为安定区西巩驿镇河畔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罗姓为该地大户,故命名为罗川村。1983年前为定西县西巩驿公社罗川大队,从1983年开始被命名为西巩驿乡罗川村,2000年被命名西巩驿镇罗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山形象牛的百页,从而命名为牛百页,简称百页。…[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该地有一大水池,方言叫涝坝,故名。1983年前为定西县西巩驿公社百页大队,从1983年开始被命名为西巩驿乡涝池村,2000年被命名西巩驿镇涝池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碱河,四季有一条长流溪水贯穿全村,故称为小溪,沿用至今。…[详细]